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男儿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葬?
这一课写起来比较吃力,因为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担心发布不出去。本文的易考点是对句子的赏析,主要集中在第六、就自然段。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到电报,第二部分是艰难的抉择。本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内心,第六自然段通过“一支接着一支的吸着烟”“情不自禁的喃喃着”这些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情的无比悲痛。
第八、九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内心的痛苦。通过“仰起头,望着天花板”“泪水打湿的枕巾”等动作心理描写表达内心抉择的艰难与复杂的心理。因为下面的学习内容提要写的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写难么详细了。
课后题是对题目的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表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爱国情感。
至于这句诗的出处,最早有关的应该是《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被称为“伏波将军”年过花甲之年,仍然奔赴沙场抵御侵略的故事。随后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引用,赋予了新的含义。
战死沙场,不管是马革裹尸,还是青山埋葬,均是表达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在此,不应理解哪种方式更加合理,那种无奈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与形容的,只是更加崇高和悲壮,更加的荡气回肠。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