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首奖学子专访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288 0

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首奖学子专访

受访者供图

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首奖学子专访

受访者供图

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首奖学子专访

受访者供图

金陵汇文小学张知行:不做“100分孩子”

金陵汇文小学四(10)班的张知行是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比赛小低组的首奖得主。他是怎样一路过关斩将拿到大奖的呢?让我们走进这个小书虫的日常生活。

张知行的名字听来颇有些意味,他妈妈说名字的来由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张知行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阅读和旅游,能带上心爱的书本和地球仪去漠河看北极光是他近期最大的心愿。

阅读中找到快乐

2岁的他就开始喜欢自己翻阅绘本。从此,他的世界变得色彩斑斓、奇妙无比。他说,每一本书都像一扇任意门,你想去哪里,都由你自己决定。他时常感觉自己穿越在世界的任意一个时间与角落,遇见历代的帝王将相,遇见历史的飞沙走石,遇见神奇有趣的大自然。《鲁滨逊漂流记》带着他一起荒岛求生,看见努力与奇迹的发生;《三个火枪手》让他感受了17世纪法国四个年轻人患难中的纯洁友谊;《昆虫记》让他领略了大自然昆虫的奥秘与神奇;《呼兰河传》仿佛让他身临其境体会那个充满爱与荒凉的童年;《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则让他心生向往。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阅读给他这个普通的男孩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让他学会倾听,与相似的灵魂在另一个空间里不期而遇。他常常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课外时间看书,旅途中看书。他常常跨越时空,经历不同寻常的冒险,探索不可思议的未知。

去年,他参加了第六届金鹰杯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决赛中,他天马行空的科幻作文获得了评委一致好评。最终获得首奖。

不做100分的孩子

他和大部分的小朋友一样,爱把时间花在大人觉得“无趣”的事情上,幸运的是,他的爸爸妈妈一直觉得他所认为有趣的事情就一定有价值,保护了他的想象力,给了他无限想象的空间。父母总是告诉他,不必做100分的孩子,因为他们也不是100分的父母,他觉得有道理,正因为彼此都不是满分,才有了努力和进步的空间。

张知行是个热爱运动的孩子,一到周末,他便骑着红色旋风自行车绕着江心洲骑行道,风驰电掣、自由自在,享受大汗淋漓的畅快。这项运动治好了他的过敏性鼻炎。此外,他还爱上了极性滑板运动。场上,那个怯生生不敢下脚,不停鼓励自己,最终站上滑板滑下斜坡的小男孩就是他。他说,不必羡慕别人的技艺有多高超,能克服自己的恐惧尝试才是最大的收获。他在运动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万事没有捷径可走,凡事贵在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

乐观上进的小博士

张知行同学在校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次获得金陵汇文小学“阳光少年”“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在班级里,他和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有着不错的人缘,同学们都喜欢叫他小博士。班级里有句口头禅“遇到不懂问题问知行”。张知行说,自己知道得多一点得益于读书。他特别感谢金陵汇文小学最亲爱的周老师,因为每一次写话练习都会收获周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这让他对写作文很有兴趣。他希望大家能坚持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在某一天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文

南师大附小王陈梓曦:博览群书,善思考乐挑战

今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女生王陈梓曦在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决赛中获得了小高组的首奖(特等奖第一名)。现在,她已经是南京市钟英中学初一(10)班的班长。

“沉浸式”阅读造就另辟蹊径的深度思考

王陈梓曦平时特别喜欢看书,南师大附小的老师常常看到她抱着一本大书在“沉浸式”阅读。她小学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王鑫与这样评价:“她对自己各方面要求很高,平时会主动帮助同学,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同学和老师都打心底认可她。”王老师介绍,王陈梓曦本身对文字的敏感度就高于别人,而且善于思考,乐于挑战。

“她成绩优异,思维活跃,尤其在语文的课堂上,对问题的思考很有深度,常常另辟蹊径,”她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王鹏珍自豪地说道,“人生三乐,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幸。”据王老师介绍,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王陈梓曦,在课堂上“改写”与“创作”时,常常给出令人赞赏的佳作。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课堂交流上,大家对元方的“方正”赞赏有嘉,王陈梓曦同学却从另一个角度对他发出质问——过刚易折,可见其质疑精神与发散性思维。王老师眼里,王陈梓曦是平时不断思考,不断书写,方才练就出这静水深流的能力。

每天写日记累积出好作文

虽然王陈梓曦最大的兴趣爱好是阅读,但她还擅长吉他、绘画和写作。妈妈陈女士介绍说,从小让她尝遍所有的兴趣爱好,开始是冰刀、溜冰,接着是街舞、讲故事和主持,然后是网球、钢琴、吉他、绘画,最后沉淀下来就是她最喜欢的阅读、写作和绘画、弹吉他。

王陈梓曦自一年级起,就开始了写日记,每天坚持,一日不落。心情好时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写,对老师的感受也写,点点滴滴,或是三言两语,或是成篇叙述,慢慢地写出文采、写出温度。“我们让她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写日记的习惯,就是故意为之,有意培养的。”妈妈介绍说,“从来都没有给孩子去辅导班补习语文,或者特训作文之类。只是培养她阅读和写日记的习惯。”

小学时,老师讲评单元的习作,王陈梓曦总会被表扬,作文总会作为范文去读的。“作为范文是给她莫大的赞赏和肯定。”妈妈还说,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还积极地投稿,将文章发表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今年王陈梓曦会还会参加第七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希望她这次在初中组再创辉煌,也能取得好成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校“肥沃的土壤”成就首奖

王陈梓曦在家校这样“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使得她在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中斩获了桂冠,取得了首奖。“当得知这样的成绩,我当时觉得挺激动的。”王陈梓曦平静地说道,“但是又有一点理所当然的感觉,因为我喜欢读书。”她说,在家里爸爸妈妈就很喜欢读书。“我也有很多书,我书桌上触手可及就有很多课外书。”小姑娘说,“在学校,因为老师经常表扬我,将我的作文当范文来读,所以就培养了我对写作的这种热爱,让我越来越喜欢写作。”她最后还给出了自己独道的见解:“我觉得写作还是要保持平常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参加比赛也不要抱有功利心,热爱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彩云

玄外附小周渝乔:把兴趣升级为自我挑战

2022年1月,第六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江苏赛区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玄外附小三年级学生周渝乔的现场作文《阳光总在风雨后》获评小学低年级组特等奖。2022年3月,喜讯传来,周渝乔再获第十五届海峡联合杯作文大赛总决赛小学低年级组两岸评审奖,该组别仅此一位。让我们一起听小男生分享写作秘籍,讲述他缤纷多彩的童年生活。

不慌不忙上考场,好标题助力获奖

回忆全年大赛决赛现场,周渝乔说:“决赛题目很特别,我分析画面上有三个入口:三角形的入口可能进不去;看上去比较崎岖的入口,同样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所以我打算设置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我的文章里,并取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标题。”

今年再战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周渝乔将要挑战小高组别。他给小选手们的建议是:在考场上不要慌张,先构思怎么写作文,定下主题,写完后适当修改,尤其要拟一个能准确表达文章内容的好标题。

带着思考阅读,从书中积累素材

三年级捧回两岸评审奖,得益于周渝乔大量的阅读积累。他理解阅读和写作文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做阅读的时候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文的时候除了充分的想象,还可以从做过的阅读理解里提取可以仿写的素材。”

周渝乔很乐于和小读者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虽然不会固定阅读时间,但每天都会抽半个小时去阅读。阅读时带着自己的思考,关注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

小男生喜欢散文和富有童趣的童话类故事,不断尝试新书扩大阅读面;从《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武打场景描写中学习动作描写;尤其喜欢《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类书本,牢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警醒自己。

在实践中探究,在兴趣中成长

喜欢篮球运动和跳绳,擅长魔方还原和小提琴演奏,爱好阅读、写作、英语演讲、画画……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周渝乔兴趣广泛,童年生活缤纷多彩。

区别于一时兴起,小男生口中的兴趣,更像是一次次自我挑战。“比如我很喜欢跳绳这个项目,尤其是每当完成一个新的花样动作时,总觉得自己很酷炫,很有成就感。”一次次的挑战也让他收获宝贵的道理——“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校内评价+校外实境授课”成就一批写作小高手

玄外附小副校长陈功为玄外学子在征文大赛中的好成绩而高兴。他介绍,就在国庆长假前,学校组织学生来到临近的玄武湖,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秋天,再以诗歌、童谣等形式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秋天,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孩子们分小组进行分享交流,相互启发,老师进行点拨指导。”陈功说,从有主题、有目标地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学校、家庭中的读书活动,用文化浸润师生心灵;到为学生量身定制研学课程,帮助孩子们在没有“围墙”的课堂里开阔眼界。期待这些扎扎实实的积累,助力更多玄外附小学子在征文大赛中发挥出色。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谢婷

标签: 描写人物的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