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河北实践 | 激活创新动力源打造发展新引擎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31 0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河北实践 | 激活创新动力源打造发展新引擎

以科技自立自强铸就“中国标准”,中车集团唐山公司“复兴号”动车组跑出陆地飞行“中国速度”,递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河北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吹响了全省科技战线解放思想、创新奋进的号角。

一条条惠企政策快速兑现,一个个核心技术加紧突破,一项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河北的科技创新之路,目标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引导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省委书记倪岳峰多次深入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调研,就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

河北创新氛围的变化,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前几个月,电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综合成本水涨船高。”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东进退两难:满产,利润会缩减;反之,则面临违约风险。

就在刘学东陷入困境时,一揽子惠企政策送到了他手中。

“税惠红包很给力,1500万元的加计扣除费用,让我们保持了研发和生产节奏。”刘学东说,企业有信心加大相关产品研发,开辟新的增长点。

企业的信心,源自河北推出的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一系列政策——

针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出台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若干措施,增加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简化优惠办理程序;启动科技特派团,围绕我省县域特色产业为企业“把脉开方”,破除技术瓶颈……

8月3日,记者来到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的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余涛在液相室盯着仪器屏幕,认真地记录下相关数据。团队成员操作着大大小小各种试管、仪器,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加油干。

近年来,石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共有110余项创新药在研。“不久前,我们得知集团将会获得一笔1000万元的研发补贴,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激励啊!”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笔资金将用于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和先进设备购置等,未来五年预计有30余个创新药及新型制剂产品上市。

今年,我省首次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安排至少4亿元专项资金,对企业年度新增研发投入的10%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补1000万元。

政策加力,让企业研发创新更有动力。

石药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开展于临床研究;河钢产出厚度为160毫米的国内最厚石化用钢;秦皇岛10万余片特种超薄玻璃盖片,为问天实验舱穿上“铠甲”……

以创新加速,促增长提质。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1168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领军企业达44家,一大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技术攻关,重视创新、竞相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未来,我省还将在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方面不断发力,推动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导管带着极细的导丝进入人体动脉血管,导丝探路,导管跟随,到达血管指定位置后,导丝退出,对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射线照射下形成造影……现在,这一系列精细的操作都可由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来完成,医生只需通过控制台远程操控即可。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能够达到与手动操作相同的手术质量,市场前景广阔。”保定市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志丰介绍,该公司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成立以来,已取得23项专利授权,研发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产品完成260例临床试验,手术成功率100%,预计今年底可完成注册申报,逐步推广。

让创新基因落地生根。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引进近300家科技企业,近一半来自京津,基本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微集群。

练好“内功”,主动作为。河北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一个个协同创新平台,正成为集聚京津创新要素的“磁场”。

中科衡水新能源新材料中试基地5万吨试验线项目等先后落地,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全部投产;廊坊高新区投资45亿元的京津冀数字产业示范中心项目达成重点投资意向……京津富集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加速向河北孵化转化。上半年,我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30.1亿元,同比增长39.43%。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柜”走向“货柜”,实现产品化、产业化?

这个问题,曾让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延生饱受困扰。

2021年,该公司已拥有为药品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技术,但董延生四处寻觅合作伙伴,可惜“应者寥寥”。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省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利用平台资源,连线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今年以1160万元合同额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可填补国内临床需求相关领域的空白。

一头是沉睡的科技成果,一头是急迫的市场需求。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的问题,河北开启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直通车”,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常态化调研梳理,形成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同时,开展重点科技成果“大起底”,编制共享重点科技成果供给清单。

需求侧、供给侧双向“奔赴”,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对接转化。上半年,我省累计组织科技成果直通车等对接活动60余场,促成签约167项,合同额2亿元。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曾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由于关键技术难以突破,项目发展阻力重重。

在我省“揭榜挂帅”创新机制下,英利一纸“求贤令”,引来众多“揭榜者”。申报不设门槛,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通过专家评审,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帅”。项目组迅速成立,职能部门立即“开跑”。随着研究步步推进,智能诊断逆变器正破茧而出。

“项目完成后,将促进度电成本降低5%至10%,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登元信心满满。

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这是河北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缩影。聚焦我省主导产业重点需求,今年“揭榜挂帅”榜单即将发布,成功揭榜的给予最高40%、1000万元补助。

闯难关、蹚新路。河北多措并举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科研人员“动”起来——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赋予创新主体和人员更大自主权;

创新成果“用”起来——支持省科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10家科研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从源头力促科技成果转化;

奖励提名“活”起来——科技奖励由“推荐制”调整为“提名制”,放开名额限制,打破部门垄断;

“激励+松绑”,让创新活力奔流。

今年上半年,河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的创新成果“基于视觉注意机制和几何特征的交通标志检测方法”,通过先赋权后转化的创新方式,将专利以总价101万元转让给了河北子量科技有限公司。

“在成果转化收益中,7%作为学校收益,其余93%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由课题组自由支配。”该项目负责人于平平说,科研人员拿“大头”,再揽课题时大家的劲头都不一样了。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省基础研究专家队伍日趋壮大,目前稳定在1万余人,在超硬材料、工程力学等领域凝聚了一批创新学术团队。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河北正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让创新活力奔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刘荣荣)

标签: 动漫人物简笔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