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没描写黛玉进府时的着装,是因她寒酸?脂砚斋九个字给出答案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85 0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作者以黛玉感知为聚焦,写尽她一日之内的所见所闻。周历写出其地、其人、其事,从容不迫。

作者没描写黛玉进府时的着装,是因她寒酸?脂砚斋九个字给出答案

自弃舟登岸起,到京城街市、宁府二府大门、及进荣国府,各处院落景致,写来清晰如画;而进入贾府后,首先见到贾母,后一一拜见众人,再穿插两位舅舅未能见面,最后才是与宝玉初会,逐一带出,驱遣闲肆;最后主要写到黛玉在贾府首次用餐,见识大家规矩,以及宝玉摔玉,伏脉二人情感纠葛。

在写到这些人物时,作者对凤姐和宝玉的服饰着装描写尤为浓墨重彩,自凤姐从后院进来,黛玉便被其彩绣辉煌的装扮吸引住了,文中从其头上的发髻珠钗到项上的璎珞圈,从腰间的双衡比目玫瑰佩到身上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及至下半身的翡翠撒花洋绉裙,一一道来,贵气逼人,光彩夺目。

到了宝玉出场,作者又不厌其详描写他先后换了两套的装束。与描写王熙凤一般,亦是毫发无遗。凤姐和宝玉,作者不惜笔墨千皴万染,通过装扮描写,除了勾勒出二人的性格,亦能从中见到贾府的富贵荣华。为此有人便说了,同样是首次出场,为何凤姐和宝玉的装束作者都精雕细刻,而林黛玉作为文中第一女主角,却不置一词,是否因为黛玉穿的太穷酸了呢?

作者没描写黛玉进府时的着装,是因她寒酸?脂砚斋九个字给出答案

黛玉的贫富问题,一直是读者们争论的热点,许多坚持黛玉“一无所有”的朋友,除了因为黛玉和宝钗互剖金兰中说的自怜之语,更因黛玉进府时,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奴仆。那么黛玉真的是因为穷酸才在进府时只带了两个奴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有过浅析,就是林如海如此安排黛玉进府,是因为林家本非一味争荣夸富之家,而是低调内敛的书香世家,试想林家可以请得动一个进士作为女儿的西宾,怎么会买不起几个仆人?只能说明林家注重内在修养,而不喜夸大排场,这就是钟鸣鼎食之家和书香世族的差距。因为贾府素来注重排场,相比之下黛玉的两个仆人显然要单薄些。再有一层,便是林姑娘是上外祖家客居,如果吆三喝四,前呼后拥的到外祖家,似有不妥,君不见薛家进贾府,亦是仅带了几个仆人,宝钗身边就只有莺儿一个丫头,难不成也是寒酸不成?

所以,黛玉并非寒酸。那么,作者为何不描写她的穿着扮相呢?关于这个问题,脂砚斋早给出了答案。在文中写到众人见黛玉“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时,脂批:

从众人目中写黛玉。草胎卉质,岂能胜物耶?想其衣裙皆不得不勉强支持者也。

“草胎卉质,岂能胜物耶?”九个字道尽黛玉的仙风玉骨,因为是绛珠仙草转世,黛玉不仅先天一股仙气,更是柔弱不胜,这样的黛玉就像一缕烟,是捉摸不透的,看得见但又不真实的,像云烟中的仙子,所以旁人只会感受到她的气质,哪里有空去注意她穿什么呢?如果文中想描写凤姐一般,对其服饰装扮绘声绘影,那黛玉的仙气将被一身的华丽装束所掩杀。

作者没描写黛玉进府时的着装,是因她寒酸?脂砚斋九个字给出答案

有趣的是,纵观全文,作者仅仅于一处详细提及了黛玉的装束,那就是第四十九回。彼时正遇大雪,文中写道: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从头上到脚上都有了交代,那么作者为何一改态度,描写起黛玉的装束来呢?只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在此之前,贾母赏赐了宝琴一件珍藏多年的凫靥裘,被众人所赞叹,史湘云更是直言“可见老太太疼你,那么疼宝玉,也没给他穿”。对比之下,黛玉似乎被贾母忽视了一般。很多人因此认为,在贾母心里,黛玉连宝琴都不如了。正因此,作者随后就写了黛玉的着装。

与宝琴的凫靥裘相对的是黛玉的大红羽纱,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纺织品呢?据《异物汇苑》记载,唐朝时,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为裙。这样的织出来的裙子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有不一样的图案。而百鸟之毛比那野鸭子还要难得。便是如此,国内也极少有此织物,到清朝时,仍靠海外进贡,如清王士禛《香祖笔记》有载:

“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

作为贡品,不过一二匹,其珍贵程度,于斯可见一斑。如此,还能说黛玉不受宠么?

作者没描写黛玉进府时的着装,是因她寒酸?脂砚斋九个字给出答案

所以,作者行文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一处闲笔,凡所提者必有用意,如第四十九的黛玉装束,只为暗示读者贾母对黛玉的宠爱司空见惯了,无需特意赠与什么。而不提者隐喻更深,如第三回对黛玉装束未置一词,只为渲染出这位林妹妹的神仙气质。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