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实录】李明哲:美丽的童话 精神的返乡——《社戏》线上教学实录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64 0

美丽的童话 精神的返乡

——《社戏》线上教学实录

执教:山东省鱼台县教研中心 李明哲

平台:山东省鱼台县张黄镇中学 某班Q群

【第一课时】(2022年4月29日19:50-21:50)

导入:

师:这堂课我们去平桥村,免费看《社戏》品罗汉豆。

一、读出叙述里的起伏跌宕

师:《社戏》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更像是散文化抒情化小说,虽然情节较淡,但也是峰回路转,一波多折的。我们来捋一捋情节的波澜,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故事情节的起伏。

(学生的发言很精彩,限于篇幅,此略。)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怎么这么巧呢?

朱俊萱:正因为是小说,所以才很多波折,无巧不成书。

师:是的,作者是在写小说。还有,“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这才有了与小伙伴们一起晚上去看戏的机会——这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你读《社戏》,第一感觉是什么?

马雨婷:是。很真实。

朱俊萱:确实,鲁迅写得很有生活气息。

师:是呀,我们读《社戏》,感觉不是小说,而是生活本身。不像小说的小说,这就是好小说的标志之一。

师:然而这次最美好的看戏过程,却充满遗憾,我们捋一捋那些遗憾。

(学生捋出了七点,过程此略。)

师:遗憾有七,总之,想看的没看上,不想看的偏偏又唱个没完,看来社戏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看的地方。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对社戏念念不忘呢?

PPT:40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朱俊萱:怀念的是童年,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样,怀念的是过去的与朋友相伴的时光,也许有摩擦,有碰撞,有挫折,但那都是独一无二的回忆。怀念的是现如今已经找不到的快乐和天真童趣啊。

王露颖: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这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经历的,但如果只是看戏,没有和小伙伴们一起,那么就没有那么难忘,所以,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相聚的时光。

(其余发言此略。)

师:豆是“偷”来的好,好在野趣和童真,“偷”得不亦说乎,那是“送”给的豆所没有的味道;戏是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才看到的好,由此产生的兴奋感和满足感要远远大于因为戏不好看所带来的失望和遗憾,重要的是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刺激,而难忘那一方“乐土”。下面这段话就是印证。

PPT: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鲁迅《朝花夕拾 小引》)

二、读出描写里的诗情画意

师:我们来看《社戏》里的“风景戏”。

PPT:1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1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4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师:把11、14段的“朦胧”“模糊”“仙境”圈出来,把22段的“漂渺”“仙山楼阁”“红霞”也圈出来,作者为什么一再使用这些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呢?

杨羿佳:就好比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突然实现,心理上多少都会有些恍惚,不真实,就像做梦一样。

马雨婷:我觉得那晚去看戏时,天色较晚,夜色比较朦胧,毕竟坐着船去的,光线可能比较弱,夜色中看不太清。

师: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答案。同学的发言启发了老师,江南水乡嘛,再联系文中出现的“水气”来说呢?

朱俊萱:水气,因为是月夜行船,所以添了薄薄的雾霭。朦胧,或许反而是为了给戏增添一份作者幼时的好奇呢?

师:距离产生美。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戏台浸润在月色、灯火光和水气中的朦胧之美。另外,作者在前文写到——

PPT: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

师:前后文一致。的确,作者用上了五觉和幻觉,写得水乡月夜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有人这样说:野外的社戏风致嫣然,令人想慕,却缥缈悠远得难以企及。

PPT:“没想到真看到‘社戏’了,由于各种原因又不甚满意,于是败兴而返,”(《教师教学用书》)

师:你认同编者的“败兴而返”吗?从课文中找证据。

王露颖:这不可以说成是“败兴而返”。

师:理由?

朱俊萱:(复制22、23段)是这个吗?

师:正是,老师真高兴,同学真聪明!

PPT:22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23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师:你看,返程写的景和来时“一般”的优美就是明证,若是“败兴而返”,写的景就不会“一般”的优美了。戏不好看应该是很扫兴的,但返程的情绪并不低落,如果低落的话回望戏台时就应该有和来时不一样的感觉——试以“败兴而返”的心情改写这两段景物描写。

师:(学生发言后)改写不是扩写,再删改一下。

朱俊萱:离了赵庄,月亮躺在暗色水面上,将这夜添上朦胧之意。回望戏台在灯火里隐约的影,竟已全然没有了初来时那般飘渺,朦胧,缱绻。细一听,耳畔只余几声老旦的长吟,平添几分刺耳。

船头的激水声像鬼哭狼嚎。航船缓缓行驶,连水面也波澜不惊,仿佛也在沉睡。

杨羿佳:而一离赵庄,月光倾洒大地,一切都一反既往。回望戏台,我恍如大梦初醒,只道这只是普通的戏台罢了。耳边又吹来的横笛,它不似先前那般悠扬婉转,反倒有些凄凉之感。

船头的激水声,如鲸的悲鸣环绕在我的周围,迟迟不去。那航船,就像秋山的落叶,飘荡在这深夜的流水中。

师:这才叫“败兴而返”呢。写景是写心情,情景交融,景物是心情的外部投射。那么,看社戏前后写的景“一般”的美,可见心情一样的好,这是为什么呢?教材编者搞错了,你来告诉他们。

段恋:因为我盼望的戏已经看成,尽管社戏中没有太多我喜欢看的,但已经满足了我看戏的愿望,所以我的心情是好的。

师:是呀,一切景语皆情语。好戏在戏台之外,好就好在玩得好,和小伙伴在一起就是好,而好心情看到的是好景致,境由心生,境随心转。所以,关键不在于看戏,而在于看戏过程中的人——后面我们再看人。

【第二课时】(2022年4月30日19:25-21:25)

三、读出语言中的鲜活形象

师: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你最难忘的是哪个人物?为什么?——先说大人。

朱俊萱:最难忘的是外祖母,外祖母真好,真关心迅哥儿。

杨羿佳:最难忘的是母亲,一直在桥头等迅哥儿他们回来。

段恋:文中的大人有母亲、外祖母、六一公公,有名字的小孩有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最难忘的大人是六一公公,因为他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的老人。

师:还漏掉了一个人,就是文中没有出场的八叔,我们把他请出来——

PPT:7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师:八叔,有的小伙伴称八公公。关于借船,小说并没写,但按理该有。我们还原生活,模拟向八叔借船的对话。老师演八叔,来,向我借船。

杨羿佳:八叔,我们迅哥儿想去赵庄看社戏,他不会凫水,我们怕划小船不安全,只能打扰一下您,借您的大船使使,您看成吗?

师:安全第一,我不放心。

刘欣悦:我们都会凫水,还有两三个是弄潮的好手呢。

段恋:这个不用担心——“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师:小双喜,你也知道,“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那就是八叔我的。你们都是孩子,又是在大晚上的,万一有个闪失呢,这可是我的命根子啊,我们全家老小都指望着它呢。

杨羿佳:要不您一同去?——这客气话有时也得说一说。

师:我整天价早出晚归的,这不,刚出海回来晚饭还没吃呢,又累又困,哪有功夫陪你们小孩子玩呢?——哈哈,再换个双喜来借船。

朱俊萱:我们“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师:借船,双喜们还有更好的办法,还是看课文。

(同学们的发言不得要领。)

师:我们要关切八叔的关切:把大船借给孩子们,除了迅哥儿不会凫水人的安全问题,还有大船财产的安全问题——“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也应该是八叔最重要的家产了。

朱俊萱:(复制课文第10段,此略)这个算吗?

师:算啊。

刘欣悦:从第10段对他们开船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们是弄潮的好手。

杨羿佳:可以表现出小伙伴们划船技术娴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师:那是借了船之后的事,现在说的是借船啊?

袁鹏举:对,明显就跑题了。

师:离题很近了。八叔,我们“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人的安全问题,这个同学们早就想到了。老师还有一招,大船的安全问题:玩船,小菜一碟,八叔,您看——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八叔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师:八叔怎么说?——好小子!那好吧。

杨羿佳:谢谢八叔,您早点休息,我们走嘞。

师:老师是故意难为同学们。八叔肯借船,未尝不是押上了身家性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船主脱不了干系啊。

师:如果是在当下,你问问你家长借不?

杨羿佳:肯定不借,这可借不起。

师:老师也不借,有安全隐患,不敢啊。

朱俊萱:八公公肯借我们船,他真好。

师:是啊。说到底,是八公公肯借;倘不想借,双喜们啥法没有。

PPT:27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31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杨羿佳:用了他的盐柴也没有来质问。

师:八叔,我们用了您的柴和盐,您不会介意吧?

杨羿佳:没关系,小事小事。下不为例哈。

师:八叔在自己不去的情况下将大船借给一群小孩子,既出人意料又难能可贵。连大船都肯借,也就不会有“盐柴事件的纠葛”——聪明的双喜这次多虑了。

师:作者为什么没有像写六一公公那样,也把八公公请到前台呢?

朱俊萱:六一公公是正面描写,八公公是侧面描写。

师:是的,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同样的写法。六一公公和八公公都是平桥村淳朴乡民的代表。有什么样的大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再说小孩——你最难忘的是哪个人物?为什么?

杨羿佳:桂生虽说是一个配角,但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角色,他的任劳任怨,让我想起人群中那些默默无闻的人。

朱俊萱:我就喜欢阿发这样的小孩,大家饿了肯拿自己的豆来吃,这多好一小孩啊!

师:文中的“我”最难忘谁?

王思雨:双喜,作者自己都写了“一个最聪明的双喜……”。

师:双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勾连起了整个文章的脉络。我们聚焦“最聪明的双喜”,作者写双喜的文字共12处,是着墨最多的一个,都在这里了——

PPT:(复制,此略。)

师:《社戏》的人物群像是鲁迅对美好人性的神往。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永葆《社戏》人物那样的真诚和无私。

师:课后请大家撰写一篇小论文——谈谈《社戏》中的双喜形象,题目自拟。(学生小论文,参见:

四、读出原文中的前后对比

师:自读百度百科《社戏》的前部分(链接此略)。“我”成年后在剧场看戏的两段经历,和节选课文部分在乡下看社戏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朱俊萱:前者是一个人看戏,后者是与朋友一起看戏。

杨羿佳:前者写的是作者在北京被人撺掇看的两场戏,后者则是自己想看的。前者或许是为了引出对乡下社戏的怀念并且做对比?

师:是的。同学们角度好,老师没想到。

师:“我”成年后在剧场看戏的两段经历,称之为“冬冬喤喤之灾”“不适于生存”,满是不快与烦躁;而在赵庄看草台班子演的社戏称之为“很好的好戏”——这幅以看“社戏”为重点的全景式的自然风情画,“我”永生难忘。

PPT: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师:这本是流水账,是为文之大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王思雨:太无聊了。

杨羿佳:更能体现当时等待时的难熬。

师:作者用这单调重复的流水账,夸张地展示了嘈杂、浑浊、拥挤、压抑的戏院图景,写充满了“忍耐的等待”的不耐烦情绪,一再暗示“我”的无奈、焦虑与反感。

PPT:20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师:这里写“熬不住了”,和前文那段有什么不同?

杨羿佳:前文是强忍厌烦的煎熬,后者是困倦。

朱俊萱:熬不住了,是真的熬不住了。前文是在硬撑,在等小叫天。

师:对,这纯粹只是“我有些疲倦了”——和我们同学在昨晚上课最后的时段一样,就是困了。并没有前者里的讽刺、戏谑等批判意味。这仍是一次最美好的看戏经历。

师:同学们,社戏的戏台真的像“画上见过的仙境”吗?真的美“得像一座仙山楼阁”吗?

(同学们都持否定态度,但说不出理由。)

师:这段话可以间接来回答——

PPT: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象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童真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

师:全文前后部分看戏的不同体验到底是什么东西不同呢?总结一下。

朱俊萱:很多时候我们对往事的感觉,只是当时的感觉。我小时候觉得这个好吃,长大了吃了觉得不好吃,就会感叹那时的这个真好吃。

杨羿佳:地点,前部分是在北京看戏,后部分是随母归省时到赵庄看社戏;情感,前部分是对看戏感到压抑,后部分看社戏则是比较轻松的。

师:是的。“我”成年和少年看戏的不同体验,更多的是主观心理上的不同。《社戏》 三场戏对“我” 来说都无甚意思,区别就在于看戏时的心绪有天壤之别。大城市和平桥村、城市戏和农村戏、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一褒一贬尽在其中。

师:《社戏》前部分有各种不好,如,刑具般的长凳等等;《社戏》后部分有各种好,景好、人好、情好等等——这一切都是“我”在大都市未曾见到过的。

师:《社戏》后部分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写《社戏》也是写理想中的“故乡”,从前部分到后部分,《社戏》更像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平桥村不仅是“我”的乐土,更是情感的“桃花源”,这主观愿望中的“平桥村”,成为作者的梦想之乡、安魂之乡。

尾声:

师:到九年级我们将学到鲁迅的《故乡》。《社戏》里是乌托邦式诗化的故乡,《故乡》里是暗淡沉抑的故乡。

悟课:另辟蹊径教《社戏》

李明哲

《社戏》是名家名篇,研究资料不用搜也知道汗牛充栋。“凡能思考的,前人皆已思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重新思考。”所以,设计教学本课就是避复,如何避开别人,另辟蹊径。这个目标基本达成。

环节一,教情节。明了特质,依质而教。

《社戏》融小说的魂、散文的风、随笔的韵、诗歌的情为一体。不以情节为重,但也一波多折;不像小说像散文,真实感强。那么,就要抓住“这一篇”小说的文本特质来教。

教情节,我以为是我的创意,“伟大的神力”呢,完成设计后再看教参,这个已有。“所见略同”,是它和我重复,哈哈。

本文的文眼是最后一句话,也是本文的主旨。但是,这并不是什么难点,这从学生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故设计之初就没作为课眼,把它放在环节一的最后,拟一带而过,不予纠缠。

环节二,风景戏。正反结合,双向突破。

这方面网上铺天盖地的设计不看也知道是怎么做的,无非是像教参上那样从感官、修辞等方面正面分析写景的好,了无新意。我的处理,正面抓住景物描写中表示不确定的“模糊”等词语,和原文前文的“风致”一词相联系,打通了全文的前后文,教得新颖。

只从正面处理还缺少力度,怎么从反面突破呢?初拟设置这样的情境:老师小时候,临近的哪个庄上放电影大家就跑去看。也都有被忽悠白跑一趟的经历,对人自嘲说看的电影是《白跑战争磨鞋底》。《社戏》里假如那晚的社戏临时取消,“我”乘兴而去却没看成戏,那么,归航时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试以败兴而返的心情改写一下这两段景物描写。后来看教参,不料给了个大惊喜:“没想到真看到‘社戏’了,由于各种原因又不甚满意,于是败兴而返,”(《教师教学用书》)。不用设置情境了,编者的错误就是最好的情境。这个环节处理得不错。

环节三,析人物。设置情境,还原生活。

很多老师的设计不外乎,如果你是迅哥儿,在平桥村你最愿意和谁交朋友?这个设计岂不是文中的大人除外了?而且,似乎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还有你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小朋友,这成了什么话嘛。

我的处理,人物分两类,大人和小孩。大人,我设定的重点是八公公,这个人物没有出场,也没见有人分析过,不妨让他出场,我们围绕“模拟向八叔借船的对话”这个主问题生成了一番课堂对话,让学生对八叔的好见得真真切切,处理得不错,称其为经典教学片断也不为过吧,哈哈。小孩,我设定的重点是双喜,可单是分析作者着墨最多的“最聪明的双喜”形象,就得用一个课时,故“课后请大家撰写一篇小论文——谈谈《社戏》中的双喜形象”,放在了课下,这样设计也符合新版课标的精神,“能用小论文等形式发表研究成果”。

环节四,巧升华。前后对比,彰显课眼。

前三个环节教的是情节、环境、人物,小说三要素,第四个环节是升华迁移。我向来反对无底线无原则的拓展,拓展从来都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我从来不用“拓展”的字眼来命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要拓展的话,节选课文的原文,是再好不过的拓展材料了,就像本环节的处理,但是我称其为升华。文章的背后是这个作家的精神——最终落脚到本堂课所拟定的题目上。

尾声,从这一篇过渡到同一作家的另一篇,往后面延展一下,为学习《故乡》,埋个伏笔,留个念想。

李明哲:山东省鱼台县初中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学通讯》《教师月刊》封面人物。多次在苏鲁闽皖赣等地做讲座、执教公开课。发表教学论文约百篇,其中,七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数十篇论文题目被列入期刊封面要目。已出版著作《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敲开语文的果壳》《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守正创新教语文》等五部。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