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121 0

《帝范》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著作,内容囊括了唐太宗的政治经验和治国理念,这对于唐初政治史及思想史有重要研究价值。全书以君德贯穿起来的儒家“王道”政治理想为理论设计,和以政治现实为其出发点。

贞观君臣在政治上的合力协作,共同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美谈,唐太宗时期的唐帝国,达到古代国家综合国力及对外影响力少有的高峰。在其政治层面,唐太宗的克己纳谏与以魏征为代表的官僚群体的直言敢谏,尤为后世所称道。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一、《帝范》

(一)《帝范》其书

帝范》一书,现行版本有文章十二篇。新旧两唐书皆有收录,分别载入《旧唐书》的《经籍志》与《新唐书》的《艺文志》中。两唐书都将《帝范》归入丙部(子部)之下的儒学类,都标明全书共四卷,撰者为唐太宗,注者为贾行。

《帝范》的序与后序,也表明唐太宗撰写《帝范》的直接目的,在于用前史之鉴并结合自身施政经验,训诫太子李治,期望他能成为符合儒家王道理想的贤明君主。

君主的政治作风,在古代政治思想中,属于君主修养即君德的衍生品,而建亲与求贤、审官,是君主权力依托宗室与所选拔官员进行延伸的制度组织形式。所谓基本国策与文武之道并用的三篇,其实不仅限于此三篇,甚至《帝范》正文通篇,都由儒家王道政治的理想进行贯通。

(二)后世对《帝范》的重视及版本流传

唐之后,皇室对《帝范》的重视成为《帝范》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及后世文人征录和君主效仿《帝范》的行为说明《帝范》的思想被后世传承并发展。

依据《唐书》记载在唐时已有贾行和韦公肃的《帝范注》,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再根据《四库全书》提要可以知晓《帝范》在宋时已残缺过半,元朝在征云南时重新得到完整《帝范》,《永乐大典》收录《帝范》全书。而《四库全书》版的《帝范注》是清人在元人《帝范注》的基础之上旁考他书厘定而成的。

对《帝范》单独点校译注的是唐政的《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但其重在古文今译,并根据现代执政思想和管理思想,对《帝范》内容做了某种程度的诠释和延伸。

在已有研究中,或将《帝范》作为一般性的家训,或将其作为帝王“遗书”来解读。然而《帝范》作为唐太宗生平施政经验与其政治理念、理想的集合,就其内容与政治格局来讲,远非一般家训或遗书的体量可以囊括。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尝试对《帝范》一书进行了角度相对不同的研究。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二、《帝范》对唐以前政治思想的继承

(一)典范政治与君主中心相结合的理论构成

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阶级国家)以前,政治与军事领袖的威权、势力,并不足以令其生活过度过分奢侈享乐,脱离民众太多,也不足以令其随心所欲地决断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不如说刚好相反,领袖们只有通过其自身长期力行勤苦躬俭,为其他成员谋福祉,才能令地位稳固。我国许多古籍中都有类似记载。

监门之养、臣虏之苦,非但是史前领袖政治威望与影响力的积累途径,即便君主专制已然建立后的历史中,领袖仍要克节自身欲望,示天下以恭俭勤朴,以求得自身政治威望与所治理的国家的安定稳固。

缔造“文景之治”的君主之一汉文帝,正因其主动遵循了典范政治的规约,才令其政治举措和成绩,经历了当时的考验,并成为后世称颂、效仿的对象。

氏族时代的部落首领们,通过对共同体成员的“施舍赠财”,以及自身力行勤苦恭俭,积累起稳固的政治声望与权威影响。然而古史向文明时代的迈进,却是这些首领家族中的某些代表人物,通过武力完成的。从而将氏族社会的制度原则置换为家族的制度原则。

(二)君主与君德中心论

典范政治对君主的规约,是通过对其德行、品格的繁多且苛刻的要求体现的。一方面,这是传承自文明时代以前的,“圣王”与“古之君主”得以凝聚民心、树立威望的传统。

另一方面,部分君德的内容与标准,也被君主视为其家族祖先的优良品格而传承下来。二者都认为君德关乎政治成败和家国兴覆。而在古代国家,君主事实上也正是居于国家政治的中心,主导着政治与国家兴衰的走向的。

君主居于政治中心的理论结构,是古已有之并一脉相承的。正因为君主处于古代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对其品格的理想与理论化表达,自然也就被置于政治理论的结构中心。《帝范》一书,与此结构特点,可谓充分契合。

唐太宗主张君主应在主观层面,主动克节自身,以遵循典范政治传统的规约,亦即谋求自身及后继君主符合“君德”的种种标准,从而达到稳固统治,治安国家的效果。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三)君主品格的垂范作用

典范政治要求君主或领袖砥砺自身品行,为共同体成员做表率、谋福祉,起到榜样作用。君主或领袖的品行,是否符合君德的几种传统标准,则成为榜样能否成立的关键。但典范政治诉求的最终目的,及君德实际运用、实践的范围,并不止于君王自身或其家族,而是要落实于政治现实,扩及邦、国、天下的范围。

古代诸多政治理论与思想体系,似乎都默认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君主自身的良好品格,一定会对各等级、阶层的群体起到垂范作用,进而达到共同体内部在政治上、与制度、风俗层面的协同效果。

在古代国家中,一般情况下,君主始终居于政治权力、物质财富、乃至一切世俗享乐唾手可得的中心地位。在行为上、心理上,围绕在其身边的臣、仆等人,都免不了投其所好、行其所尚,以求在权力的再分配序列中获得更大的权益,哪怕只是君主心中相对靠前的位置。

君主的垂范作用,及其对政治的影响,虽无疑是真实存在的,但其得以成立的条件,是依托古代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分配的方式及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为政者群体心理、观念及行为习惯,并不存在理所当然的君主贤明则臣子正直的逻辑。

中国古代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包含着各类具有历史一贯性的传统、观念或价值理念。典范政治与君主中心论相结合的理论构造,正是解读其他构成政治思想文化的观念或概念的基本范式。《帝范》一书也是在这一具有历史一贯性的理论结构中,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思想成果。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三、唐太宗时期体现《帝范》核心思想的政治实践

(一)唐太宗对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制度性探索

《帝范》中对儒家王道思想的认同,即崇重礼乐教化的论说在各个篇章中都有体现。一个王朝对文化与学术的态度,往往最能直观体现其政治取向与风貌。

李唐本以武力崛起,一路征战,直至确立其统治地位。唐太宗在此进程中亲历战阵,足以因战功卓著留名青史。

在高祖时期,已初步建立起由乡到县进而到州的较完备的学校系统,并已有相应考课之法。可见唐王朝对文治的重视,与其学校系统于基层政区的延伸下探,基本是超越前代的。而在唐太宗时期,则基本奠定了儒家典籍,在人才选拔制度与考课内容中的主导地位。

后世谓为通显的进士科,在太宗时期,实以考课儒家典籍经义为主。进士科之重文学诗赋,其先例自唐高宗始,至玄宗时益甚,后世以进士浮薄轻佻,正是以文学无用于政务时要为论。而代、文、武三宗时,屡有废进士科之论,然以其行之已久,上下赖其便宜,最终无力变革。

唐太宗时期各级学校,各科人才的拔擢,以儒家典籍的学习和考课为主。唐高宗及后世君主,变易进士科学习、考课的内容并加以推重,改变了太宗时期所奠定的唐代官学主旨与格局。即以儒家经传为主,史科附经传为亚,辅以书、法、算等具体技艺门类,综合构成以儒家礼乐教化内容为尚的人才教育与选拔体系。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二)重建兵农合一制度对“农隙讲武”、“阐化宣风”的实践

府兵制的盛衰沿革,及其阶段性变化,陈寅恪、唐长孺等前辈学者已著论详备。府兵制前后阶段的特征对比,与本文所欲阐明者关涉并不显著,故不复述其演变进程。唯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互动,成为隋、唐军国运转的重要支撑,与《帝范》的政治理念相关,因此略作考述。

均田制的设立,远早于府兵制的创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二者并无交集。于西魏大统十六年最终确立的府兵制度,最初是兵农分治的职业兵制度。陈寅恪先生与唐长孺先生都同意,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结合,始于开皇十年。

只有在兵农合一之制确立后,《帝范》中农隙讲武、阐化宣风的政治举措才有暇实行。李唐是于大乱之中凭借武力征战,在烽火狼烟里一步步确立了自身的统治地位。战乱环境下,即便唐之府兵制度,完全是隋朝府兵制的翻版,也还有一个制度重建与恢复的过程。唐高祖与太宗,尤其太宗,对府兵制之重建与调整,依旧是功不可没的。

李唐起事之前,高祖李渊虽与杨隋为亲戚,实际职位是太原留守。一旦举事,贵戚身份及所袭唐国公爵位,都成空名。虽主宰一地军政,相较于其他割据势力,李氏集团并不具有绝对优势,这种情境之下,不可能有完备的制度运作,必于征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遂得以重建制度。

(三)尝试融入郡县结构的宗室分封

在中国古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层面,最能体现宗法观念及其原则的,莫过于分封制度。历史发展进入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主流的阶段后,古代国家的理想形态和制度框架也随之基本定型。秦汉以后的历史中,分封制往往为史家、政论者所诟病。

秦以法家革新国家制度,以耕战为基础兼并天下。虽有复立分封之议,终究为法家思维所抑制,无法实现。汉以后的历史中,除去处于战乱中的政权或政治集团外,分封制度则不同程度的被以不同的形式加以恢复。往往成为大一统王朝初年不可或缺的政治举措。

唐太宗时期对分封制的调整,其史实基本符合《帝范·建亲篇》所总结的“终建诸侯而少力”的原则,令李唐宗室与其他渠道拔擢的人才共参政治要务,以收取“远近相持,亲疏两用”的效果。主观方面,这是古代君主所不能避免的任亲思维,或者说是基于权力来源的偏差认知影响于政治举措的必然结果。

《帝范》尚儒家“王道”,助唐太宗造就“贞观之治”

结语

唐太宗广泛阅读史籍,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借鉴经验,《帝范》就是唐太宗借鉴前史,综合施政经验,以探讨君德为核心,进而涉及各类制度与施政方略的集中成果。《帝范》一书对君德的强调几乎贯穿全文,而《帝范》中另一个贯穿全文的理念,则为儒家王道政治的理想,在儒家学说中,可以说君主、君德与各项制度,都是为了这一更高层的政治目的而服务和设计的。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