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最后一批成果发布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34 0

10月13日,《儒藏》最后一批成果在四川成都发布。历时二十五载,“中华儒学第一藏”终成完璧。

《儒藏》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总监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儒学文献丛书,是孔孟以来历代儒家学术、历史的集大成者,汇集2500年间儒家各宗、各派、各类成果,共收录自先秦至清末(或民国初期)儒学文献5000余种,累计656册,合计5亿余字。

荟萃两千余年儒学著作,《儒藏》将与《大藏经》《道藏》一起,成为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的三座丰碑,永远滋养中华民族的心灵,并且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最大汇集2500年儒学成果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之浸润。编纂一部《儒藏》,收录自先秦以来千百年间之儒学文献,成为历代学人的梦想。

据《儒藏》总主编舒大刚考证,“儒藏”之说,首倡于明朝万历初年之孙羽侯,后经明季曹学佺、清代周永年诸人之重申和实践,然终因种种原因而未果。

“我们无论是要研究历史,还是要服务现实,无论是要探讨理论,还是要躬行实践,在古今学术中,儒学都位居首选,理当研究和弘扬。”舒大刚说,修纂《儒藏》的计划于1997年正式启动,开了系统收集、董理儒学文献之先声。

在编纂工作中,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牵头成立了《儒藏》学术委员会,会聚起海内外相关领域数十名著名学者。专家学者们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统摄各类儒学著作和儒学史料,于2005年正式发布了《儒藏》第一批成果50册,在学界引起轰动。如今,随着《儒藏》最后一批成果203册的出版,最大汇集2500年儒学成果的《儒藏》巨著终成完璧。

舒大刚说,《儒藏》是儒家经学、子学、史学等成就的集中展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礼乐、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儒家学术文化的分类编辑,也是中华学术主干内容的完整呈现。

创新“三藏二十四目”编纂体例

浩如烟海的儒学文献,如何合理集纳呈现?《儒藏》创新“三藏二十四目”的编纂体例,采用“影印加点校”“叙录加提要”等方式,既保留了古籍原貌,又订正了原版本的错误,在图书分类、经典导览、学术叙事、内容点评等方面,皆有创新。

“三藏”,即《儒藏》以“经”“史”“论”三部,统摄各类儒学著作和儒学史料。“经藏”,收以经书为主体的经注、经解、经说类文献;“史藏”,收与儒学历史有关的人物、流派、制度、书目、学校史志类文献;“论藏”,收阐发儒家理论的子学、礼教、政论、杂议类文献。

每部之下,再根据需要,将文献分为若干类目,形成“二十四目”。“经藏”摄“周易”“尚书”“诗经”等十一目,“史藏”摄“孔孟史志”“历代学案”“儒林碑传”等八目,“论藏”摄“礼教”“政治”“杂论”等五目。

《儒藏》还特别注意学术的辨章与文献的述评。为入选各书撰写简明内容提要,对作者之生平、著述之源流、版本之流传、内容之梗概,略作评介。在三部、二十四类之前,分别撰有“总序”“分序”“小序”,讨论儒家学术的源流、各门文献的历史,为读者提供必要的儒学史、经学史、儒学文献史、专经研究史等基本知识。

“三藏二十四目”将五千余部儒家经典纳入一座宏伟的儒学大厦,使各书“分别部居,不相杂厕”。

有力推动儒学的新一轮发展

“《儒藏》编纂是当代学术的盛事,也值得当代中国文化史记取。”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说。

《儒藏》既实现了对儒学文献的系统整理,又为学界提供了客观、真实、权威、可信的文献史料,为儒学的现代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川大版《儒藏》正是当代文化大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儒学走向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吴光说。

在新时代,文化强国成为时代强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代中华学人肩负的神圣使命。而《儒藏》的编撰、出版,正是对这一时代强音和学术潮流的回应。专家表示,《儒藏》必将有力推动儒学的新一轮发展。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本报通讯员 陈晨)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