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关于日耳曼人的史诗与德国的史诗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41 0

引言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蛮族各部落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他们尚未封建化,一般也没受到基督教影响。另一类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

第一类史诗突出英雄的悲剧性格;英雄人物不限于氏族贵族,也有自由农民。内容常常包含魔怪和法术等因素。另一类开始具有国家观念,要求团结、抵御外辱。同时,在他们身上封建君臣、主仆关系体现得很明显。日耳曼人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古代高地德语文学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一篇杰作。只是留存下来的仅有残稿两页,共68行,9世纪初被不知名的二位僧侣记录在一部拉丁文祈祷书的首页和末页的空白处。这珍贵的英雄史诗残稿原存放在卡塞尔图书馆,1945年曾一度失落,后来先后在纽约及费城被发现并收回,现存放在卡塞尔的历史博物馆。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流传于8世纪。内容讲的是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的故事。希尔德布兰特是东哥特国王狄特里希的亲信,当狄特里希与西罗马的日耳曼雇佣兵领袖发生矛盾并受到压迫时,希尔德布兰特跟随主人投奔匈奴。30年后他重返家乡,在边界上和一青年相遇,互报姓名,希尔德布兰特得知青年人就是他儿子哈都布兰特,但哈都布兰特却认为这个长者是“匈奴人”拒绝其入境,而且为了保持日耳曼战士的荣誉向希尔德布兰特挑战。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关于日耳曼人的史诗与德国的史诗

希尔德布兰特出于同样的考虑不得不应战,故事正好写到父子激烈战斗就中断了。关于以后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版本中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希尔德布兰特最后杀死了儿子,也即日耳曼战士的荣誉感战胜了父子之情。另一种结局是父子大团圆。但不管是哪一种结局,这首残诗反映了有关狄特里希的一段传说故事。作为东哥特国王,他在493年击败了日耳曼雇佣兵领袖奥多亚克,后者在476年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并统治了意大利。

这首残诗是希尔德布兰特追随狄特里希长期流亡在匈奴的那段历史的写照,反映了氏族制度社会下,部落首领与部下的关系、战士荣誉与血缘关系间的矛盾、以及勇敢与忠诚在当时道德品质中的至高地位。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产生于1200年左右,史诗所述故事由神话和历史传说汇合发展而成,其历史背景是民族大迁徙的后期。所涉及的地区在北方有冰岛、挪威海岸,南方有尼德兰的桑腾、莱茵河畔的窝姆斯及多瑙河畔的埃采尔堡。故事的中心人物有西格夫里特和他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巩特尔和他的妻子布伦希尔特,还有忠于巩特尔的骑士哈根。

在这部长诗中,这些人物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描绘。《尼伯龙根之歌》的主要情节是讲妻忠于夫、臣忠于君、争夺财宝及报仇雪恨的故事,反映了12世纪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故事情节如下: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勇敢正直,乐于助人。他曾杀死过怪龙并用龙血沐浴,因而全身刀枪不入,但沐浴时有一片树叶落在他肩上,这一处就成为他的致命要害。他拥有尼伯龙根的大量财宝及一把宝剑和一只隐身帽。西格夫里特倾心于勃艮第国的公主克里姆希尔特。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关于日耳曼人的史诗与德国的史诗

勃艮第的国王,公主的哥哥巩特尔想娶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但这位女王美丽而凶残,谁要向她求婚就要和她比武艺三次,其中只要失败一次,就要遭残杀。因而巩特尔向西格夫里特提出交换条件,如果西格夫里特帮他战胜女王,他就把妹妹嫁给西格夫里特。于是西格夫里特权充是巩特尔的臣仆跟随巩特尔一起前往冰岛,当巩特尔和女王比赛时,西格夫里特带上隐身帽帮助巩特尔战胜了女王。但在新婚之夜,女王却把丈夫捆绑后挂在墙上,西格夫里特不得不又用隐身帽在第二夜把女王制服,顺便偷走了女王的一枚戒指和一根腰带。

不久他和妻子回到了自己的国度。十年后,布伦希尔特说服丈夫巩特尔邀请妹妹及妹夫来做客,亲人相见格外高兴。但两位王后见面就竞相夸奖自己的丈夫,终于发生了争吵。为了占上风,克里姆希尔特说布伦希尔特是丈夫的情人,并拿出戒指和腰带作为证物。从此伦希尔特决心要报仇雪恨,巩特尔的骑士哈根忠于王后,他乘林中狩猎西格夫里特在泉水旁取水时,用枪投向他的肩头,西格夫里特倒在血泊中死去。西格夫里特去世后,克里姆希尔特把尼伯龙根的财宝运到窝姆斯,哈根害怕她财大气粗,悄悄把宝物沉到莱茵河里。

克里姆希尔特寡居13年之久。直到匈奴王埃采尔答应替她报仇后,她才同意下嫁匈奴王。婚后十多年克里姆希尔特无日不思复仇。她最终说动匈奴王邀请她的兄弟来访,巩特尔及哈根带着大批勇士和士兵来到匈奴国,终于演成了大规模的杀戮。克里姆希尔特俘获了她的亲哥哥巩特尔和哈根,并在追逼财宝下落失败之后杀死了他们。勇士死于妇人之手令狄特里希的随从希尔德布兰特(即《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中的主人公)不能容忍,于是他又把克里姆希尔特杀死。整部史诗就在一片残杀声中结束。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关于日耳曼人的史诗与德国的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借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多层面地刻画了12世纪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真实生活。婚丧喜事和比武狩猎的场面描写得非常细腻生动,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豪华奢侈。全诗以争夺财富、报仇雪恨为主线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西格夫里特是正面英雄,在他身上闪耀出12世纪勇敢、豪爽、急公好义的骑士精神。哈根作为权势之争的代表人物,作者不仅描绘了他的勇敢忠诚,同时也道出了他的狡猾和残忍。

《尼伯龙根之歌》通过当时君臣、夫妻之间的关系描绘了12世纪封建社会的广阔画面,反映了这时期人们在财富、权势、道德等各方面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对“异教”毫无歧视,相反对宗教信仰自由还作了歌颂,这在基督教盛行期间是难能可贵的。

13世纪初产生的《谷德仑》是另一部德国长篇史诗,以9世纪诺曼人骚扰法国沿海和地中海一带为时代背景。当时的诺曼人由氏族制过渡到封建制,他们拥有庞大的海盗队伍。但诗中的人物却是古代的日耳曼英雄。这部史诗到1817年才被发现,作者不详。全诗共有6860行。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

第一部分:爱尔兰王子哈根被一头怪鸟劫持到一个荒岛,在那里他遇见遭到同样命运的公主希尔德。后来一只路过的船救了他们。回去后哈根同希尔德结了婚。

第二部分:哈根和希尔德生有一女,也叫希尔德。长大后哈根拒绝所有来向女儿求婚的人。但丹麦国王黑特尔派遣侍从化装成商人,以极有魅力的歌声打动了希尔德公主,诱走她与丹麦王成婚。

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关于日耳曼人的史诗与德国的史诗

第三部分:希尔德和黑特尔婚后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名叫谷德仑。向谷德仑同时求婚的有西兰的国王黑尔维希及诺曼底国的王子哈尔姆特,他们都遭到了拒绝。黑尔维希很愤怒,勇敢地与黑特尔交战,反而激起了谷德仑的爱意,由于她的调解,黑特尔答应女儿与黑尔维希订婚。但哈尔姆特乘黑尔维希回国时抢走了谷德仑。谷德仑到诺曼底后坚决不从婚,受到哈尔姆特母亲的虐待,但哈尔姆特的妹妹却同情她。

13年后,谷德仑的哥哥和黑尔维希一起攻打诺曼底,救出了谷德仑和另一女俘希尔特堡。哈尔姆特的父母被杀,他和妹妹被俘,谷德仑请求饶恕他们。最后谷德仑和未婚夫黑尔维希、谷德仑的哥哥和哈尔姆特的妹妹、哈尔姆特和希尔特堡结婚,史诗以大团圆告终。这部史诗和《尼伯龙根之歌》一样歌颂了忠诚。谷德仑13年受虐待一直不从婚,反映了封建时代对婚姻的忠贞。但这部史诗没有《尼伯龙根之歌》中那种血腥残酷的复仇意识,三代人中,一代比一代理性化,到谷德仑时已具有了“宽容”的品性。全诗充满了异教精神。

结语

日耳曼人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古代高地德语文学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一篇杰作。《尼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文学的宝贵遗产,它被一些评论家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它所用的诗体后来称为尼伯龙根诗体。从《尼伯龙根之歌》和《谷德仑》两部长篇史诗来看,由于德国当时处于分裂状态,两部作品中都远不具备国家的观念。英雄或是美女所忠于的对象仅限于领主。这两部史诗的体裁都是采用的“尼伯龙根诗体”,四行一节,每行中间有一个停顿,第一与第二行是韵脚,三与第四行是同韵。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