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87 0

韦小宝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他从小就是小混混无赖,目不识丁,然而却聪明伶俐,伶牙俐齿,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无往而不胜,在朝堂深得康熙帝的宠幸,在江湖被天地会的好汉所信任,看完《鹿鼎记》,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韦小宝到底识不识字吗?他真的不学无术吗?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韦小宝出身穷困低贱,他的母亲是青楼女子,他从小就在青楼中长大,没有读过书,只不过听得书多,看的戏多,因此,他开始是不识字的,至少进宫之前不识字,即使识字,也认识不几个,书中说他“认识的字凑不满十个”,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进宫之后呢?

韦小宝进宫之后,接触的人,如康熙、索额图、康亲王等,文化层次比较高,并且韦小宝在宫中做官,为康熙办事,也需要经常接触一些文书,随着时间的发展,历练的增加,韦小宝应该能逐渐认识很多字,其实在《鹿鼎记》中也有好几处暗示韦小宝是认识不少字的。

一次是在三十一回,韦小宝到了云南,有人来报告有个名叫王可儿的刺客行刺吴三桂,韦小宝立刻就知道,这个姓名是他的心上人阿珂的名字,拆分而成的。如他不知道珂字应如何写,他怎么能有这样的反应,而且反应得这样快。

还有一次是在三十九回,韦小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了扬州,接见的官员中有一个叫慕天颜的,韦小宝当时心里想:“这个人天生马屁大王,取个名叫慕天颜,摆明了要朝见皇帝。”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如果他不认识这几个字,他有可能听成“摸天眼”,心里会想,好大胆,竟想摸老天的“眼”;或者他会误听成“木添眼”,心里会想,一根木头上添个眼,算个什么东西呢。可见他必认识这几个字,而且对“慕”“天颜”等字词的字义也了解得很正确。

不过,韦小宝虽然能识一些字,但却不会写字,因为古代习惯用毛笔,不练习写字,虽然认识字,但是想轻轻松松地写出来,是很难的,而韦小宝绝不会坐下来练字的。

在《鹿鼎记》中,有两处对韦小宝写字的极精彩描写:一处是第四十二回中,归辛树准备要迸宫去暗杀康熙,韦小宝给康熙写密信;另一处是在四十八回,韦小宝在尼布楚条约上签字。

韦小宝在这两次写字中,主要的是写了一个“小”字,韦小宝写“小”字时,是“拿起笔来,左边一个圆团,右边一个圆团,然后中间一条杠子笔直地竖将下来”,费了很大力气。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鹿鼎记》中还写韦小宝经常因搞不清成语典故闹笑话,他有几个很“拿手”的成语,一个是“鸟生鱼汤”(尧舜禹汤),另一个是“什么什么之中,什么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有“君子一言既出,什么马难追”(驷马难追)等,经常说错,每次说错,都引得康熙或别人哈哈大笑。

其实,韦小宝对一些成语理解很深刻,并能活学活用,在书中也有不少地方,对这方面的描写。

第十回中,韦小宝对吴三桂手下的一些武士有些好感,送给他们帽子。对此,吴应熊拱手道:“桂公公爱屋及乌,在下感激不尽。”韦小宝心里道:“什么爱屋及乌。及什么乌,及你这只小乌龟么?”韦小宝的反应,说明他完全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

在第十三回中和柳大洪谈话时,柳大洪说韦小宝说话高深莫测,韦小宝回答说:“我的话低浅莫测是有的,高深莫测那四个字可是不敢当了。”可见韦小宝对成语高深莫测的意思是了解的。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在第十四回,韦小宝说到“驷马难追”时,就曾自己问自己:“驷马是匹什么马,跑得这样快。”在第三十六回中,韦小宝道:“一言既出,三头马车难追。”书中解释道:“罗刹人的马车以三匹马拖拉,不同于中国人之四马匹拖拉。”可见韦小宝不但能说这个成语,还会运用这个成语。

在第五十回中,台湾灾情严重,韦小宝要把在台湾贪污的百万两银子捐出赋灾,康熙挺高兴。韦小宝凑趣把“完璧扫赵”错说成“完璧归台”,显然他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

在二十九回中,韦小宝说“前无来者,后无古人”,博得康熙一乐。实际上,他是懂得这个成语,故意说错的。在此之前,在二十三回中,韦小宝在少林寺出家,张康年说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韦小宝笑着说是“前无古僧,后无来僧”。

韦小宝对成语有相当的了解,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一个旁证,那就是不管韦小宝将成语说得多么乱七八槽,但都是用在该用的地方,并且恰到好处,没有错用的。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有学问的,不是全靠运气

韦小宝还懂一些典故。如在四十七回中,韦小宝为了拍康熙的马屁,把康熙比作周文王,讲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这个典故可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康熙有点奇怪地问韦小宝,韦小宝说是自己问来的。

总之,韦小宝并不是不学无术,全靠运气,他还是有点学问的,不仅识字,而且还懂典故,会运用成语,他在许多场合下,表白自己不识字,只是在装傻,这才是他的大智慧!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