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147 0

在荷兰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幅著名的画作,它就是伦勃朗的《夜巡》。有趣的是,这一幅特殊的名画不仅遭遇到了特殊的待遇,而且名字也被叫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西方的画坛之中,有三幅最著名的油画,它们一直在艺术界享誉盛名,甚至被推向神坛,三幅画分别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以及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伦勃朗的《夜巡》。《夜巡》是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于1642年所作的油画作品,画中人物是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的群画像,这些人物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城的警卫小组成员,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保障城内人民的安全。有趣的是,画中的人物没有虚构者,他们都是与伦勃朗同时代的邻居、同事,彼此之间都非常熟识。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作为荷兰国家博物馆中的重宝,《夜巡》的地位也非常突出,每日前来观赏《夜巡》的游客数量堪比卢浮宫中观赏《蒙娜丽莎》游客的人数,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伦勃朗全名为伦勃朗·哈尔曼松·莱茵,他是欧洲17世纪时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早年曾在家乡开设画室,其画作题材十分广泛,最擅长的领域是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及宗教画。伦勃朗的绘画风格十分含蓄,主要以描绘人物神态为着手点,尽量让画中的气氛显得柔和。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1642年时,阿姆斯特丹警卫小组队长班宁·柯克上尉找到伦勃朗,并将几千荷兰盾交给他,请求其为自己的小队画一幅集体像。警卫小组成员之所以会如此闲暇,正是由于当时阿姆斯特丹城内一片和平,他们终日里百无聊赖,于是想通过画像的行为彰显自己的武功,并以此获得市民的崇拜。

官兵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英武,特意从家中找来自己的披挂,并将其穿在身上,众人整齐的排成队伍,围绕在摆满美食的大桌子上充当“模特”。不过很快就发生了意外,因为在伦勃朗定稿之后,许多看过画稿的士兵纷纷表示不满,因为伦勃朗根本没有将他们整齐地排列在画中,而是选取了每个人特殊的表情与动作,形成了一种在他们眼中“不伦不类”的画风。然而伦勃朗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在他的眼里,艺术总是含蓄的,需要观赏者慢慢品味,如果直接体现出武夫的粗莽,则画作必然会成为三流作品。正因如此,双方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从此伦勃朗的名声也遭到诋毁,生意顿时一落千丈。“福兮祸所依,祸之福所倚”,伦勃朗没有想到,正是这幅不被时人看好的画作,却在后世成为了一幅名作。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作为荷兰阿姆斯特丹警卫小组的成员,他们平时极为霸道,由于与伦勃朗的矛盾一度升级,他们为了表达对画家的不满,便将画作挂在了厨房的门框之上。厨房是烟熏火燎之地,画作倍加摧残,当艺术作品被浸染在烟火气之中,它自然而然的也就沾染了人间的“气息”。由于《夜巡》的表面都是由清漆构成,在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之下,其表面逐渐被氧化,由原本的白色变为黄褐色,最后直接成为黑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人们才会将其命名为《夜巡》,其实该画作描写的场景是白天,如果必须对其加以贴切命名的话,应该叫《日巡》。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关于该画究竟命名为《日巡》还是《夜巡》的问题,曾有专家提出过反对意见,但却被铁一样的事实否定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画中共有四个特殊的人物,他们无一不是高亮的色彩,尤其是画中的小女孩,她代表的是天使和善良,但此时的她却显得色彩暗淡,将天使黑暗化的行为,在西方的绘画史上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将画作命名为《日巡》是完全靠谱的。

作为一幅世界级名画,《夜巡》显然没有得到如《蒙娜丽莎》般的重视,甚至它曾一度遭到他人的恶意损毁。在问世的300多年来,有人曾用刀具故意划伤画作,有人用锯齿刀乱刮乱涂,甚至还有人向其表面泼洒硫酸,但都被文物专家及时复原,让《夜巡》一次次从魔爪中挣脱出来。

伦勃朗有幅名画《夜巡》,画的名字不仅叫错,而且还被不公平对待

数百年的误会与磨难,造就了《夜巡》的名声,让它光荣地走到了今天。如今的它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其加以更好地保护。

参考资料:《世界名画介绍》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张晓飞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