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71 0

知识点

多音字:

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

埋:mái(埋头)mán(埋怨)

会:huì(开会) kuài(会计)

禁:jīn(弱不禁风)jìn(禁止)

华:huá(华丽) huà(华山)

近义词:

照耀——映照 宏伟——雄伟

激烈——猛烈 茂密——茂盛

注视——凝视 憧憬——向往

焦急——焦虑 璀璨——灿烂

反义词:

赞叹——嘲笑 挺进——撤退

激烈——和缓 茂密——稀疏

微弱——强烈 焦急——悠闲

暴露——隐蔽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理解词语:

1.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简称。苏:江苏省的简称。

2.宏伟:(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

3.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4.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háo)、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5.倚:靠着。

6.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7.黑魆(xū)魆:形容黑暗。

8.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9.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10.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的灯。挺进:指军队直向前进。

11.阻击:指以防御的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攻击。

清明节: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几天扫墓。

12.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13.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14.注视:聚精会神,集中精神的看。

15.沙柳:沙柳为沙漠植物,也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一种植物。其幼枝黄色,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其天敌为沙柳毒蛾,生于河谷溪边湿地,分布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沙柳用于作北方防风沙的主力,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

16.信号弹:一种具有独特颜色和性质而被用作信号的烟火照明弹。

17.电钮:电器开关或调节等设备中通常用手操作的部分。多用胶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有按下式、扳动式和转动式。

18.整编师:整编师实际上就是军。是把一军压缩成一个师。

词语扩展:

ABB式:

黑魆魆 白花花 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绿莹莹 沉甸甸 喜洋洋

形容情况危急的词语: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火烧眉毛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岌岌可危 兵临城下 箭在弦上 间不容发 十万火急

句子解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是作者每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夜空中的千万盏灯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热爱。

2.听说一按电钮那玩艺儿就亮了,很亮很亮……

这句话是郝副营长的想象。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没有看到过电灯,现在看到书上画的电灯,产生了这种想象,说明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这句话是郝副营长“注视”那本书上的插图并“默默地沉思”后说的。让孩子们能在电灯底下学习是他看图后的联想,这联想是他的愿望,也是他对未来的憧憬,更是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强大动力,表现了郝副营长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4.“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平常的赞叹”,指“多好啊”这句话平白朴实。“使我心里微微一震”,指“我”对这赞叹的反应。“震”,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

5.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

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6.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最后一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7.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农村遍地灯光,天安门广场更是华灯璀璨,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像郝副营长那样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高尚精神。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显得结构紧凑。

段落大意:

第一段(1-2):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段(3—11):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段(12):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写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塑造了战斗英雄郝副营长的伟大形象,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表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醒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怎么会想起这件往事的?

答:课文主要写了这样一件事: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天安门广场的夜晚,华灯齐放,衬托出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看到这种情景,作者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种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勾起他对往日艰苦环境的回忆。由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事情。

2、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这样写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3、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些什么?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千万盏灯引起的。作者看到灯光,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他当时可能会想在灯下读书多好哇,多明亮啊!第三次出现,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所说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的插图,可能会想到: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明亮的教室,孩子们可以专心地认真地去学习。

课文解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本文以“灯光”为题,而灯光在文中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由他人的赞叹引发回忆;郝副营长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划火柴充当灯光看书,书中画的正是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点燃手中的书本,像明灯一样帮助战士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也因此暴露位置而牺牲;最后又从回忆转回到现实,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其次,灯光特别是电灯,是新时代新生活的象征,“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憧憬并为之奋斗的新生活的缩影。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湊,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感人至深。

在课文之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这个“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四篇材料体裁丰富,有小说,有散文,还有歌词。从内容来看,这四篇阅读材料是对单元主题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他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狱中联欢》是小说《红岩》中的一个片段,讲的是1949年元旦,革命者在敌人的监狱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革命的胜利,表现了狱中“战士”与敌人巧妙的斗争艺术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片段的描写选自《伟大的友谊)一文,记叙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事业上亲密合作、互相关心,彼此给对方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赞扬了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的伟大的友谊。《春天的故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爱戴。

同步练习1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2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激烈的( ) ( )的沙柳树 微弱的( )

自制的( ) ( )的夜空 猛烈地( )

璀璨的( ) 黑魆魆的( ) 千钧一发的( )

( )地读书 默默地( ) 紧紧地( )

二、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 暴露--( ) 挺进--( )

璀璨--( ) 黑暗--( ) 漆黑--( )

三、联系课文,为英雄写赞歌。

一星 ,就是你的生命;一盏 ,就是你的追求。为了 ,为了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也点燃了生命的灯火。

四、课内阅读。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黑魆魆:

千钧一发: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参考答案:

一、围歼战 茂密 火光 烟卷 漆黑 阻击 华灯

围墙 时刻 聚精会神 沉思 握住

二、狭窄 隐藏 退却 暗淡 光明 明亮

三、灯光 电灯 战争的胜利 后代的幸福生活

四、1.形容黑暗无光。

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守敌的围墙被炸了一个缺口,突击连冲了进去,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猛烈阻击,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3.点燃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方向。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