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信:鞋筐子里的家常话|新书力荐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48 0

赵世信:鞋筐子里的家常话|新书力荐

【作家简介】

郭义方,虞城县人,生于1949年7月。1973年从事文学创作,1983年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郭义方作品集》《木兰传》上下部,电影文学剧本《天问》、电视剧《中国成语故事专辑》等作品。

鞋筐子里的家常话

—— 《牛屋夜话》序言

作者|赵世信

来源:木兰文学(微信公众号)

前几天义方来郑,说什么“要拉大旗作虎皮”,让我给他的《牛屋夜话》作序。他还说,明性生前曾答应为他的书写几句话,可惜他走了。他知道我和明性情同手足,是不会推辞的,于是就有了这篇短文,愿能慰藉明性在天国之灵。

义方生于建国那年的乞巧节,当村姑于葡萄架下偷看牛郎织女相会时,虞城县的郭楼村降生一小子。父曰:“此子有灵气,日后定有出息。”取名义方,有润泽四方之意。上中学时,义方因家境贫寒辍学。艰苦岁月以读《三国》《水浒》为食粮,每至精彩处,不禁拍案,竟忘腹中之饥。

1970年,义方看报上一篇文章写得好,狂言道:“吾笔胜之。”遂撰一短文,竟见于报端。再书《虫子迷》《小护线兵》《故乡的老槐树》等作品,又辛劳了上海文艺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日报》的编辑老师和工厂的印刷师傅。于是乎,做起文学梦来。1983年,义方被批准为省作协会员,至今,已有《郭义方作品集》《木兰传》上下部、电影文学剧本《天问》问世,计二百余万字。

翻看他即将出版的《牛屋夜话》,记忆中的乡土风情裹挟着豫东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本书以豫东农村为发生地,讲述了一个个作者亲见或从上辈人那里听来的故事,语言鲜活,人物传神,能从字里行间洞察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乡下的时代变迁。“戏迷七姑娘”“地主羔子”等一些旧式人物于新时代所呈现的变化,使读者从新旧不同时期的冲突中体味人物经历的惊涛骇浪,从而与人物引起心灵共鸣,达到应有的艺术与阅读效果。

《牛屋夜话》可以看作一短篇小说,人物刻画通过“夜话”表达得相当出彩。“牛屋”在这里,成了乡下人消磨时光、胡侃海吹的沙龙,也是他们精神的自由王国。他们在这里“滚草窝”,睡不掏钱的“客店”。牛屋虽陋,却是贫寒年代乡下人身体与心灵的取暖之所。同时,生存的窘境,对于温饱的渴求,也揭示出各色人等交往中裸露出的复杂人性。

《媒人店》这篇写得尤为浓墨重彩,风生水起,充满幽默与讽刺,不乏喜剧效果。主人公为了一己私利,阴差阳错,赔了夫人又赔女儿。夫人与女儿虽说有了好的命运,自己却剩光棍一条,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作者把一个乡村媒人的投机与狡黠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主人公绞尽脑汁,分门别类,创造了“换亲转亲”等结亲模式,以致此种婚姻衍生出诸多不幸的故事,透过这种无奈与苦涩,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缩影。

我很欣赏义方的叙事语言,在叙述中融入生活的乡村俚语,描写乡村景象笔法又颇为细腻恬美、自然生动,略见孙犁先生的语言印迹。譬如,“一场喜雨过后听得到‘咯咯叭叭’的拔节声。六月太阳晒黍米,红彤彤的犹如火烧云,东南风吹来,扑面一股子秫秫花的清香。”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令人身临其境,可感可触。

读完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义方是一个出色的“导游”,在不经意的叙事中把读者引领到豫东农村,让读者认识了一个个命运多舛的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正如义方所说,“他们只知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与人相亲相敬,相互念想,相互帮衬,热情地寒暄,亲昵地逗俏,平凡中流露着火爆,苦涩中洋溢着欢笑,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他们就是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走过来的”。透过这本书,人们认识了豫东这片热土,它也因而成为一个珍贵的历史记忆,一个生动的乡村标本。

义方写的都是牛屋里的往事,鞋筐子里的家常话,我读得好有味道,不由勾起我对故乡一草一木的眷恋,对男女老少的怀想;忆起小时候与小伙伴去故道踏青,去看梨花丛中蝶舞,去柳公河畔捉青鱼小虾,爬树捋榆钱、薅猫耳朵,挖荠荠菜让妈妈包饺子······美好的童年生活一幕幕电影般放映在脑海里。

想必读者看后,会和我一样,唤起过往的乡村生活,唤起丝丝缕缕的美丽乡愁。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省直作协主席)

标签: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