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

天涯百科 经典日志 43 0

小时候,很喜欢捉知了,但却很少有收获。因为捉知了要爬树,市区的知了多半都在很高的树梢上,即使用竹竿也很难够到。一般是先要爬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再用竹竿还差不多。而我却有恐高症,三米以上的树绝对不敢爬。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为了捉知了,爬上一棵河边上的杨柳树。那棵树不大,主干上的第一个分杈也就离地两米多点。当我双脚踩在分叉处,两手紧抱树干,心里怦怦直跳,抬头一看,知了离我还有一大截。换上别的小孩,早就顺着树干三下五除二爬上去,直接用手捉就是了。可我的两腿就是不听使唤,再往上爬一点也不行。还好我随身带着一根从蚊帐上拆下来的竹竿,不长,但有了它正好能够着知了,竹竿上还有个小网兜。不巧那天风特别大,要是平时,看见网兜罩过来,知了早就惊慌失措,一起飞正好掉进网兜。可那么大的风把知了也吓坏了,贴着树干,只是一个劲地绕圈子,千方百计地躲着网兜。好一会儿,也没让知了“掉进”网兜。把我累得够呛,两臂酸痛不说,还得紧紧抱住树干。大风把柳树吹得东倒西歪,万般无奈之下,把我急得举着竹竿乱捅一气,最后还是让知了跑了。

  五年级以后,情况就有了改善。我和小伙伴们常到市郊去抓知了,那里知了不但多,还好抓。记得那年暑假,我和邻居小孩建强、小昆,一起从控江新村一路走到民星路、包头路一带。那时候,这里全是农田。让人奇怪的是,我们都赤着脚,不怕碎玻璃扎脚,也不怕柏油马路烫脚。(那时夏天都穿木拖鞋,也许是嫌木拖鞋走不快)。

  那时市郊农村的风景真好,农舍多半建在小河边,清澈的河水,两岸是树林、芦苇及成块的农民自留地。常能看到长着一串串扁豆、一根根丝瓜的蔬菜架,或者干脆攀树而长。地上是金灿灿的南瓜花,紫色的茄子花……有时还能看到高高的甜芦粟。农舍的房前屋后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有凤仙花、鸡冠花、牵牛花、大丽花、太阳花……美不胜收。有些农家的门前小河边,还有青石台阶,农妇们三三两两的一边拍洗衣服,一边用本地话聊天,树影、芦影、光影、水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小河的一边,多半是一条黄土路,与小河结伴而行。土路的两边都是成排的杨树、柳树、桑树……无数的知了在树上欢唱。我们用长长的竹竿,顶端是一团黏黏的面筋,用来粘知了。郊区的知了不像市区的,会藏在高高的树梢上。在这里,三四米高的树干上,随处都有知了,有的伸手就能够到。大家有了竹竿,自然不用爬树了。

  太阳快正中时,大伙儿用来装知了的小布袋已快装满了。袋中的知了叫声彼此起伏,好像在催促我们快点回家。此时,大伙儿又累又渴,是应该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靠近双阳路的控江商店附近,有个小男孩见我们抓到那么多知了,想买点。建强和小昆反应快,赶紧拿出他们抓的知了,递到小男孩面前。他俩的知了一人卖了一角几分钱,(那时这些钱也能买不少东西)当我也把知了递上去,小男孩说不要了。

  回到家,我把知了分给弟弟、妹妹玩。剩下的几只,把知了翅膀剪短了,放在我家花园里的一簇冬青树枝上。没过多大时辰,那些知了就鸣唱起来。不知何时,竟引来了几只“不速之客”,原来是它们的异性朋友。真让人开心。


标签: 知了

上一篇注孤生

下一篇老师,您辛苦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