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历代帝王庙”,用于祭祀古代受到世人认可和称赞的贤明君主。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并将庙宇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儒学的正统思想对明君的界定下,最终将祭祀的皇帝数量确定为188位。
这其中,有铁腕推动大一统、促进汉民族形成的汉武帝,有爱惜民力、胸襟宽广开放的唐太宗。然而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却没有位列其中,其实还是由于其所做的一件事儿被剔除在外——焚书坑儒。
根据史学界的说法,由于当时的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而儒家思想作为“显学”的社会影响力远远超过法家,且奉行“王道”的儒家与鼓吹“霸道”的法家在治国层面有诸多分歧,这势必影响秦朝的统治效力,因此秦朝通过“焚书坑儒”的极端做法摧残儒家学说以维护官方意识形态的一元性。
因为这种行为是对儒家的公然践踏和摧残,在当时“独尊儒术”的文化氛围之下无疑是令人唾弃和不齿的恶行。
然而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其中背后复杂的逻辑与原因不能一概而论。那么撇开几乎所有史书对焚书坑儒的严厉唾骂与斥责来思考,这到底纯粹是秦始皇个人暴戾无道的恶果,还是以社稷为重而不得已为之的结果呢。笔者希望结合史料,从新的视角论证这一现象。
一、前期背景:嬴政曾对儒士释放巨大诚意
其实秦始皇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儒学深仇大恨,而是起初曾经尝试以最大的诚心拉拢诸多儒生,甚至想要将儒家学说纳入统治思想之中。
追溯到战国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次文化氛围极为活跃、学术高度繁荣的时期——百家争鸣。各路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可谓群星璀璨。
其中,儒家是所有门派中地位最为显赫、影响最大的学派。大量儒生进入中原六国的统治系统任职,并促使六国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仁礼为核心的朝廷礼仪与统治制度。而地处西隅的秦国则任用法家的商鞅进行变法,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然而,百家争鸣之中,秦国却从未出现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大思想家,这也侧面反映了秦国文化的相对落后。
秦朝统一后,嬴政清楚地认识到秦国文化与六国的差距,也意识到儒学在中原地区的广泛影响。他深知文化认同的统一才是人心稳定的基石,所以尽管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但吸纳接受儒学并为秦所用成了嬴政巩固统一、收揽人心的必然选择。
因此他接受了六国旧有的礼仪制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并建立了博士制度,大举任用六国儒生,并赋予他们参与廷议决策、评估大臣优劣的权力。
二、诚意遭受冷落,始皇自尊受损
尽管嬴政释放了巨大的善意,然而却收效甚微,儒士们也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秦朝的统治体系之中。究其原因就需要将视角转移到儒士身上。
一方面是儒士自身的高傲。秦始皇统一后,将天下大儒聚于咸阳,授之博士官职,这些所谓的“大儒”几乎都来自于原来的中原六国。在战国时期,六国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周朝薪火的延续,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而将偏居一隅、文化相对落后的秦国看作蛮荒之地。即使六国灭亡后,这种思想也依旧根深蒂固。
另外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思想与儒学仁礼尖锐对立,使得儒士入朝后也经常以高傲的姿态自居,甚至私底下侮辱当权者。史书记载,嬴政曾经在朝内大宴诸博士,当其亲自在庭台上为他们举杯庆贺时,博士们坐于台下,竟不予理会;甚至当嬴政于泰山行封禅大典时突遇暴雨,因诸生“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一系列事件都对嬴政的自尊心产生了很大的伤害。
另一方面是诸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不认可。早在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曾经在朝廷与大臣商讨地方行政制度的问题。丞相王绾提议在偏远地区行分封制,而廷尉李斯则主张设立郡县。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后者的建议,但值得一提的是,前者的建议提出后,结果是“群臣皆以为便”,也就是说虽然郡县制得以实施,但是朝廷大臣,特别是儒生博士们依旧以分封制为至善,这样的分歧在当时比比皆是。
尽管秦始皇在后期通过赋予博士参政议政等权利,来拉拢博士。然而当大儒淳于在前214年,再次上书秦始皇请求恢复分封制时,更使得秦始皇怒火中烧,他至此才意识到先前的努力和说服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就这样,秦始皇的自尊和骄傲一次次受挫,使他对自己先前作出的让步与容忍产生了怀疑。
三、迷惘之中强行推进统一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深刻认识到,若要建立皇帝与国家的权威,靠武力镇压仅将六国纳入秦朝版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入手,用温和宽容的举措建立全国人民对新王朝的认同感。然而从上文所提,在文化上虽然秦始皇极力对六国学者和旧贵族示好,然而他们对嬴政伸出的橄榄枝并不领情,甚至还私下或当面羞辱秦始皇,多次挑战其忍耐的底线。
其实不止在文化上,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某些有利于民生的举措。例如令百姓“自食其田”,也就是令天下百姓自行上报土地数量,国家依此而征收赋税。实际上承认了当时六国旧有的土地占有状况,这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措施。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一些具有反秦情绪的人的投机、操纵和添乱,原本用于民生的举措却适得其反,导致社会物价飙升,统治秩序再次遭到巨大冲击。
就这样,在文化、经济领域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没有收获到天下的民心与认同,巩固国家的统一,反而再一次将秦帝国置于新的动荡之中。这无疑给秦始皇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愤怒,加之随着年龄的衰老,秦始皇逐渐丧失了执政的理智和耐心,也失去了对原本寄予厚望的六国儒士的信心。
所以笔者认为“焚书坑儒”是为了统一意识形态,进以维护国家秩序而强行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然而这一措施似乎是秦始皇前期政策接连受挫、以及个人尊严受到伤害之后被迫再次高举法家大旗,用暴力和高压手段维护国家权威的极端做法之一。
四、小结
在波谲云诡的古代政治史中,儒学作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极大的影响了古代历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任何对儒家思想形成挑战的史实乃至其中的人物,都受到严厉批判,秦始皇作为“焚书坑儒”的核心人物,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其实,他“千古一帝”的称号是自近现代以后才逐步被后人所认可的,而在古代官方和民间绝大部分的历史记忆之中,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暴君。
焚书坑儒固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然而它强烈的政治色彩,要求我们更应该具备扩散思维能力。联系事件发生前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秦始皇个人的行为转变,以及其他关联性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用辩证思维看待这场历史事件最初的酝酿和最终的爆发。
参考文献:
1、《百代秦政:一切为了统一》
2、《关于秦始皇统治思想属性的判断问题》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