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世界》① | 生于饥饿乱世,他立志让国人吃饱吃好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109 0

《袁隆平的世界》① | 生于饥饿乱世,他立志让国人吃饱吃好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5月22日,是袁隆平爷爷去世1周年,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关于袁老的传记《袁隆平的世界》,本书是作者陈启文所做的报告文学,全面、真实、深刻地展现袁隆平为科学奋斗的伟大历程,将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袁老先生。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小静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袁隆平的世界》。

陈启文著的《袁隆平的世界》是一部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的人生奋斗、科学实践、精神追求为主要内容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

它展现了一代科学家胸怀人民、热爱祖国、为解决中国与世界的粮食问题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袁隆平一生奋斗只为不再有人吃不饱饭,而今他曾深深牵挂的水稻又将丰收,可惜他却不在。时间竟这么猝不及防,没几天将是袁隆平周年祭了,让我们跟着陈启文的讲述走进袁隆平的世界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一粒种子

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

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

1929年8月13日,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发出第一声啼哭,在那样一个饥饿的乱世,一个婴儿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的医院出生,绝非一般贫寒人家。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一路顺遂地念完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即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那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学,为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

在南京上大学期间,袁兴烈就认识了一位叫华静的江苏女子,两人相恋结婚。华静是位大家闺秀,她在镇江一所英国教会高中毕业后,一度在安徽芜湖教书,她还有个叫华秀林的妹妹,毕业于协和护士学校。

《袁隆平的世界》① | 生于饥饿乱世,他立志让国人吃饱吃好

电影《袁隆平》剧照

袁隆平在协和医院降生时,他姨妈华秀林当时是协和医院的护士长。他能在协和医院降生,第一个就得感谢姨妈华秀林,还有亲手把他迎接到这世界上来的万婴之母林巧稚大夫。

袁兴烈大学毕业后,也曾担任过德安县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从20世纪20年代至1938年一直供职于平汉铁路局,他是中文系的高才生,担任的是文书、秘书一类的工作, 一条贯穿中国南北的大动脉,成了他青壮年时代的人生中轴线。

袁隆平降生后,在北平度过了一段还算安稳的岁月,但在他两岁时,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把这个依然处于记忆空白期的幼儿提前推进了颠沛流离的动荡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抵抗日寇入侵的十四年抗战从此开始,国难当头,民生维艰。

在袁隆平三岁到七岁的这几年里,袁隆平一直随父母在平汉铁路上南迁北徙,辗转奔波于北平、天津、江西赣州、江西德安、湖北汉口等地。

回到故乡

袁隆平在六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小名二毛。中国的父母给孩子命名,一般都按辈分取名,而在命名时还要反复斟酌,大有深意,但对袁隆平这个名字其实没有必要过度诠释,他是隆字辈,在北平出生,这就是他名字的来历。

袁隆平本人对此也交代得很清楚:“我们几兄弟的名字基本上是按辈分和出生地取的。我哥哥隆津(大毛),大我两岁,是在天津出生的;

老三隆赣,给他取名字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离开北平回到江西老家了;四弟隆德于1932年出生于德安老家,算是真正的德安人;

五弟隆湘,是在湖南桃源出生的。从我们弟兄取的名字看,反映出一段迁徙的历史,自我之后算起,可算是在抗战时期举家颠沛流离的历史写照。”

此外,袁隆平还提到,“我有个妹妹袁惠芳,是我同父异母之妹”。如果说辈分是他们名字中的定数,那么颠沛流离就是他们名字中的变数。

因日寇入侵袁母带着大毛、二毛小哥俩离开北平回到德安老家的袁家颐园,袁父则依然在平汉铁路上奔波。

那时袁隆平的祖父祖母都还健在,在袁隆平的记忆里,祖父是一个深沉而威严拥有旧式大家长威仪的老太爷。袁隆平小时因为淘气没少被祖父打过手心。

在德安老家,还有一个与我们的主题直接相关的细节,一段关于稻米的难忘记忆。

那是袁隆平稍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在奔忙中抽空回家,有时会带来些天津小站米,一颗颗晶莹剔透如玉粒般,好看,又好吃。

当几个孩子吃着香喷喷的蒸米饭时,父亲便有些得意地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大米饭好吃不好吃?”几个孩子都抢着说:“好吃,好吃,香得很!”

要说呢,德安也是鄱阳湖畔的鱼米之乡,可德安本地产的稻米还真是比这米差远了。

《袁隆平的世界》① | 生于饥饿乱世,他立志让国人吃饱吃好

电影《袁隆平》剧照

而袁父带来的大米,可不是一般的大米,是原来给皇帝吃的贡米呢! 他还美滋滋地给孩子们念了两句诗:“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

关于故乡和童年的一段生活,很快沦为纯粹的记忆,连曾经的证据也很快就丧失了。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一座颐园连同袁家在德安多年积累下的家产,在接踵而至的战火中毁于一旦,那是连废墟和灰烬也没有留下的毁灭。

1936年8月,袁兴烈把妻儿从德安老家接到了汉口。汉口,是袁隆平童年记忆中的一个重要坐标,一座鲜活而水灵的城池,给童年的袁隆平注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命记忆。

尽管他在汉口只度过两年短暂的岁月,但此时正值一个懵懂童年逐渐觉醒的时间,在这里发生的几个细节,对他的未来都有意义。

隐隐神示

距汉口不远有一个神农洞,相传是神农的诞生地,演绎出了许多属于农人和粮食的节日和风俗。

每当春种秋收之际,农人们便从各个村子里纷至沓来,拜祭神农,春天捧来的是祈求五谷丰登的种子,秋天带来的则是他们刚打下来的新鲜稻谷。

袁母不是农人,但深知稼穑之艰辛。1936年秋天的一个周末,她带着孩子们去拜谒神农洞。

在扑鼻的稻香里,袁隆平觉得那个脚下摆满稻子的神农依然活着,一双大脚仿佛还踩在稻田里。

忽然,他那小脑袋里又冒出一个问题:神农为什么这般受人尊敬呢?这也是一个母亲带孩子们来拜谒神农的目的。

随着母亲娓娓的讲述,袁隆平仿佛看见了神农,眼里渐渐涌出晶亮的泪水。他没想到,一个为老百姓而生,又为老百姓而死的神农,竟经历这么多的艰辛和痛苦,最终的命运又是这么悲惨,那一刻他突然想要跪下。

一个懵懂童年,在一个古老的神话中隐隐获得某种神示,而在他记忆中,还有一个确立他心志方向的细节,这也是来自袁隆平先生晚年的一段回忆:“那是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郊游,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

那个园艺场办得很好,到那里一看,花好多,各式各样的,非常美,在地下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

当时,美国的黑白电影《摩登时代》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影片是卓别林演的。其中有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水果什么的,伸手摘来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十分美好。

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心中就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农……”

《袁隆平的世界》① | 生于饥饿乱世,他立志让国人吃饱吃好

电影《袁隆平》剧照

就在袁隆平“心中就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时,日寇掀起的战火一直在疯狂延烧。

1937年底,随着长江下游的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大部分军政机关迁往华中第一重镇武汉。

而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扼平汉与粤汉两条铁路的衔接点,更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势必成为日军沿长江长驱直入的又一个核心战略目标。

在汉口快要沦陷之时,袁兴烈离开供职十余年的平汉铁路,带着一家人开始逃难。

从汉口到重庆,又从重庆到南京,再又从南京到重庆。

虽一路颠沛流离,但袁隆平从未中断过学习,他一路念过三所小学、三所初中、两所高中,最终毕业后他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攻读农艺系。

1953年7月,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本想继续留在重庆,但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太多自我选择的余地,需要服从国家分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他在分配志愿表上,填上“愿意到长江流域工作”,重庆属于长江流域,汉口也属于长江流域,但这个空间实在太大了,长江流域涵盖大半个中国的十九个省市区。

对于当年的袁隆平,他将奔赴哪儿,一切还处于未知的状态,对此,他既有兴奋的憧憬,也有焦躁不安的等待。

可袁隆平做梦也没想到,他竟被分派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袁隆平被分派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人,远离他最难以割舍的母亲,独自前行。

但雪峰山在哪儿?安江农校又在哪儿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点“打卡”按钮,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今日互动

你对童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记忆?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点在看

点在看,缅怀袁老

标签: 袁隆平人物事迹和精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