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天涯百科 73 0

导语:本是青铜的秦国,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偏偏能够统一六国,成为天下的王者

战国时代,虽然是七雄并立,但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最强大,齐国最富裕,楚国疆域最、人口众多,燕国历史底蕴丰厚,在诸侯国中地位崇高,韩国地理位置最关键,被称为天下咽喉,一发而动全身,甚至赵国国力也远比秦国强大;为什么最后统一天下的偏偏是秦国呢?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秦国地处西北边陲,土壤贫瘠,国力羸弱,受戎、狄影响,文化水平落后,此时,六国卑秦,秦国虽然是周室分封的诸侯国,但中原各大诸侯国并不承认秦国的地位,并且秦国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各国人才不入秦,那么,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本是青铜的秦国,凭什么能够屌丝逆袭,成为最后的王者呢?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的,看似劣势的因素,很有可能转变为优势因素,本文从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变法改革,君主因素,外交策略等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秦国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

秦国虽然地处中原西北边缘,偏居一隅,当秦穆公将关中纳入囊中,秦惠文王夺取巴蜀地区后,秦国这样的版图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北面、西面、南面都没有强敌,巴蜀地区将秦国与强大的楚国分隔开来,只有东面面临强国魏国的威胁,但东面有华山天险和关隘,还有黄河天堑,这样,秦国在地理形势上形成了一个近乎独立的地理单元,是一个半封闭的国家。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在秦国占领巴蜀地区后,在地势上呈居高临下的趋势,天府之国的巴蜀和沃野千里的关中地区,成为秦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粮食供应基地,这样的地缘政治优势,使得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南部国土镶入楚国,东部国土楔入魏国、韩国,这样秦国在进攻上占有主动权,可以迂回进攻楚国,同时牵制韩国、魏国。

商鞅彻底的法治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

秦国之所以能够强大,源于商鞅彻底的法治变法,秦国的变法比山东六国的变法都要彻底,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分别在各国进行法家变法,但只有秦国的法治变法是最正宗的,也是最彻底的。

魏国的李悝变法虽然也是法治办法,但不彻底,一半是法治,一半则实行王道,并且变法改革的时间较短,魏文侯实行的变法,魏武侯后期就不再坚持了,到魏惠王继位时,更偏向于王道发展,所以,战国中后期魏国变成了一个半王道的国家。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齐国变法是吏治变法,虽然改善了国内的发展状况,但这种变法并不适合于战争频繁的年代,这种变法促进了齐国经济发展,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但由于实行王道政治,齐国并没有一个君主强力掌权的强大军队,因而,在战争中齐国是败多胜少的。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名义上是法治变法,其实是术治变法,最后将韩国转向为崇尚阴谋权术的国家,整个韩国朝廷都笼罩在权力斗争的阴影下,这种变法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阴谋诡计多出,以至于想出了用水工郑国疲秦的阴招,最终被秦国找到借口,成为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诸侯国。

赵国胡服骑射变法是单纯的军事变法,国内经济发展和后期供给都支撑不了强大的军队,长平之战的惨败,很大原因就是后期,赵国后勤支援不上去,小的战役靠军队的战斗力,而大的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实力。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燕国一直以来就固守王道传统,越改越复古,甚至想实行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来个禅让误国;而楚国则长期实行分治制度,国内主要权力都掌握在贵族的手中,在大的战争中,根本没有形成合力,楚国地大物博,拥有战略纵深,国家大而不强,军队多而不精,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秦国六世明君坚持一个方向

秦国在秦孝公时就有统一天下的想法,秦国之所以能最后完成这个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更不是一人一之功,而是经过六代君主前仆后继,奔着一个目标使劲,每个君主都有紧迫感,毫不懈怠,励精图治,坚持一个方法(即商鞅之法),最终实现百年夙愿。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在《大秦帝国》影视剧中,对秦国六世明君以及秦国统一的过程,演绎得非常准确,先是在秦孝公时期,推行商鞅变法,进行法制治国,实行霸道政治,奖励农战,让秦国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并且率先对邻国强敌魏国发动进攻,夺回河西部分土地,在中原占有一席之地,出兵形成了“向东以制诸侯”的战略发展雏形。

秦惠文王时,采用纵横家张仪进行连横策略,瓦解六国内部联盟,让这些国家相互制衡,为秦国赢得稳定的外部发展空间,同时国内继续进行国力发展,秦惠文和北灭义渠,夺取巴蜀地区,让秦国在地理地势上占有绝对优势,俯瞰六国,此时,秦国地位完全可与六国比肩。

秦国没有魏国强,没有齐国富,没有楚国大,为何能最后统一天下

秦武王虽然在位时间短,却夺取宜阳让秦国在中原站稳了脚步,为秦国打开东进之路的大门;秦昭襄王在六国称王,此时秦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堪比战国初期的魏国,秦惠文王基本将秦国统一战争中的大战都打完了,先后打败多国联军,特别是在白起的衰落下,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彻底打垮赵国,为统一之路扫清障碍。

秦庄襄王在位时间最短,却能巩固秦国各项成果,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则奋六世之余烈,历时十年最后统一了中原,完成秦国六代君主的夙愿。

由此可知,为何偏偏是秦国统一天下,这与君主有莫大的关系,君主贤明,国家发展就有方向,找对了方向,使对了政策,国力就能发展,君主贤明,就会任人唯贤,天下人才就会被秦所用,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等等为秦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都是君主识人用人的结果。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汉书》、《左传》等

标签: 法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