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世界》⑩ | 天降神农,造福人类

天涯百科 73 0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5月22日,是袁隆平爷爷去世1周年,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关于袁老的传记《袁隆平的世界》,本书是作者陈启文所做的报告文学,全面、真实、深刻地展现袁隆平为科学奋斗的伟大历程,将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袁老先生。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小静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袁隆平的世界》。昨天我们读到袁隆平一心扑在水稻上,对于家人很是愧疚,但他的妻子很是理解他,将家里大事小事一并扛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虽在家人的支持下,袁隆平在水稻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但水稻研发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还离不开团队的支持,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生生不息

追溯中国杂交水稻的历史开端,袁隆平的确是从一个人孤军奋战开始的,但随着他在安江农校的两位学生李必湖和尹华奇的加入,他就不再是一个人战斗。

这么多年来,在培育出一代代杂交水稻种子的同时,袁隆平也致力于培育一代代杂交水稻的科研人才。

从种子到人才不断更新换代,才能让中国杂交水稻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往无前又后劲十足地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杂交水稻从无到有,随着研究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一门前所未有的新的学科。

袁隆平既是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教育之父,为这一领域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科技型和经营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袁隆平一直在用减法,他先后辞去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科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2016年初,他又请辞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一职。他担任此职已近三十年,从未觉得这是一份殊荣,而是肩负的使命与职责,他一年年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献计献策,一次次为农民的利益而奔走疾呼。

但对于他,第一身份还是一名科研人员,这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他想把毕生精力全身心地投入超级杂交稻的攻关与推广。

他的两个大梦,一个做了多年的“禾下乘凉梦”,一个“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之梦”,还没有圆。

《袁隆平的世界》⑩ | 天降神农,造福人类

每次看见他奔走的身影,我都会下意识忘记他的年岁,或许是多年来训练有素,哪怕走在狭窄的田埂上,他的脚步也很有节奏感。

他一身轻松,可他身边的人都感到压力山大啊,如果他老人家在田间不小心摔一跤,栽了个大跟头,那可怎么得了啊。

每当有人向他伸出手,他还是那句话,一句不知说了多少年的话:“我还没老啊,我在田埂上走不比你们年轻人慢!”

他从来不愿别人搀扶他,看那样子还真是没必要,你眼睁睁地看着,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耄耋老人,绝不是你仅凭年岁来猜想的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

在那狭窄的田埂上,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那健朗的身子骨,健朗的脚步,走得扎扎实实的,甚至可以用矫健来形容。

无论多大的年岁,他都不会失去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奋斗终身

我夸奖他身体好时,他一点也不谦虚:“这样在稻田里工作,一定能长命百岁!” 他曾说过: “原来我只想搞到八十岁就告老还乡,但现在我要奋斗终生。”

我时常觉得他仿佛在生命与科学的两极中舞蹈。一方面,他在向人生或生命的极限挑战。

一个人先得有个好身体,还要有种好心态,才会有精力,有激情,我觉得这就是袁隆平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一个奔九十的人了,依然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创造的激情;

一方面,他这也是向科学的极限挑战。这里且不说此前的三系法、两系法杂交水 稻走过了多么艰苦卓绝的路,只说超级杂交稻从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连续不断攻关,从亩产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九百公斤、一千公斤。

每一次攻关所达到的目标都是当时的巅峰之作,这也让中国杂交水稻一直保持 领先世界的绝对优势。

事实上,他早已不是在向世界挑战,而是一直在向自己挑战。而对于他,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科学探索没有极限,从不承认终极真理。

说起来,在袁隆平获得的无数荣誉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让他倍感珍惜的荣誉。

那是2012年秋收过后,几个农民特意从远在怀化溆浦县的乡下赶到长沙,他们就像进城看亲戚一样,给袁隆平送来了土鸡和土鸡蛋。

这样的事袁隆平也时常遇到,他待这些农民也像亲戚一样,他们这么远送来的东西,他也会收下,但都会折算成钱给他们,这不是买卖和交易,而是亲人间的人情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不过,这些从溆浦来的农民不只是给他来送东西,还是特意来给他颁奖的,那是一块写有“天降神农,造福人类”的大奖牌。

《袁隆平的世界》⑩ | 天降神农,造福人类

原来,这年初,袁隆平选择溆浦县的兴隆村和金中村作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这两个村的百亩片平均亩产都突破了九百公斤大关,尤其是这次来送匾的唐老倌,还夺得全村种粮的“头名状元”。

这位六十多岁的农民惊喜地告诉袁隆平: “我活到六十四岁了,还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稻子啊,别说我,我们村里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也都说从没见过!”

就为这从未见过的大丰收,乡亲们才这么远跑来给袁隆平颁奖,若没有袁隆平培育出来的好种子,哪有这样的大丰收,不但产量高,煮出来的饭也特别好呷,那个香啊!

唐老倌乐得跟小孩似的,说到那大米饭时还连连咂着嘴,好呷,好呷!一忘形,连口水都流出来了,他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急忙用手遮住嘴巴。

几个老乡一下乐了,袁隆平也乐了,看着这些老乡这么开心,他更开心。对于那个大奖牌,“天降神农”几个字他心里不大乐意,但“造福人类”正是他终生追求。

他最看重的是“广大农民的心愿”,而最大的奖励就是农民的口碑,他郑重地接受了这个由农民颁发的奖牌,由衷地说: “我领到过很多奖,农民给我颁奖还是头一次,在我看来,这比得诺贝尔奖更荣耀,这个奖比诺贝尔奖的价值更高,更荣耀!”

造福人类

他送走了那些农民,自己也要下田了。每次下田他从不戴草帽,但一条浸透他汗水的毛巾是必备之物。

他那气质、那风度,一看就不是个农民,但多少年来很多人一直在强调、在渲染他一个泥腿子农民科学家的形象,他也一直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就是个农民,一直打心眼里从农民的心愿上去理解他们。

他知道,每一个吃饱了肚子的农民都是真心感激他,其实,他也打心眼里感激这些农民,他培育出的每一粒种子,都必须通过农民辛勤播种、耕耘,才能开花结果,聚沙成塔。

如果说保障十三亿人的粮食安全是居于塔顶的国家政策,那这亿万农民就是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坚实的底部。

谁能养活中国?谁在养活中国?说到底就是这数以亿计的农民,只有依靠他们,中国人才能一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稻田里的太阳,蒸发出一股股炙人的水汽和热浪,但那个被耀眼阳光照亮的身影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

又一次深深凝视这位老人,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又黑又瘦的形象,黝黑的脸膛,黝黑的脖子和手臂,如果不是穿上了套鞋,你还会看见他两条又瘦又黑的泥腿子。

当他俯身观察稻子时,阳光照在他的脖子上,仿佛产生了光合作用,像光芒焕发的紫铜一样。

当他转过身来,对着阳光察看稻花时,他宽阔的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黑陶般的釉光。他不是菩萨,不是神农,却是一位足以用伟大来形容的农民。

对于“伟大”这个词我一向十分谨慎,但眼前这位老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袁隆平的世界》⑩ | 天降神农,造福人类

迄今还没有谁像他这样,通过一粒种子把数以亿计的苍生从饥饿中拯救出来,他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是无与伦比、难以估量的,对于今天以及未来的世界和人类, 他的名字和他所做的一切,必将成为人类最永恒的价值之一。

天地间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农民,我也“真想喊一声袁隆平万岁”。

我知道,世上从没有永生之人,但有永恒的追求。诚如那位曾与袁隆平进行过一次“佛学和科学的对话”的妙华法师所谓,生命其实就是一个道器。

“生命的宽度在于你感受过多少,生命的厚度在于你奉献了多少,生命的长度在于你经历了多少”。

袁隆平先生说:“我还想再活十年,十年后,一系法杂交稻肯定能搞成功,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结语

亲爱的朋友们,《袁隆平的世界》就要在这里跟大家说再见了。我们跟着陈启文的讲述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了解了袁隆平不断奋斗的一生。

本书展现了一代科学家胸怀人民、热爱祖国、为解决中国与世界的粮食问题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看完此书,不知其不断探索的拼搏精神带给你些怎样的思考?明天我们会开启一本新书,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以上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点“打卡”按钮,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今日互动

你怎么看待袁隆平这一生?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点在看

点在看,缅怀袁老

标签: 袁隆平人物事迹和精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