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严厉批评儒家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117 0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齐国,与齐景公相谈甚欢,景公想重用孔子。

  齐景公对大臣们讲到对待孔子的打算时说:“用鲁君对待季氏的规格对待孔子,我做不到;这样吧,我就用次于季氏而高于孟氏的待遇来对待他吧。”

  这是个什么待遇呢?齐景公想把尼溪田这块地分封给孔子,这样一来,孔子就能做齐国大夫了。

  消息传来,孔子当然很高兴了,对自己来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啊。现在自己背井离乡,本来就想投靠齐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如今,得到了齐景公的如此赏识,这就算马上能在齐国定居了。

  可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关键的人物跳出来,坚决反对齐景公这么对待孔子。这个人是谁呢?说出来,可能会使很多人震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备受孔子推崇的齐国贤相晏婴。

  晏婴对齐景公说:“您万万不能重用像孔子这样的儒生。这个人傲慢而自以为是,所以,您不可以他用来教导百姓;这个人喜好礼乐对百姓宽缓,所以您不能让他亲自治理百姓;他好修身从命,但是作实际工作就不成了,不能勤于职守;他主张厚葬,破费民财,使国家贫困;他太重视丧仪了,结果父母死了,他让人家一直在那儿守孝,长久地让人家处于哀念当中,这简直是枉费时日,这样的人,你不能让他作父母官。其实,德行修养最难的在于内心,但是这些儒者只注意修饰外表,所以你看吧,一个个的服饰奇特;过分注重容仪举止,天天满口规矩套子,是不能引导众人,教化万民的。自从大贤之人死之后,周王室就衰落了,礼仪的细则更加繁琐,百姓的行为却日益浇薄,世风日下;歌舞礼乐沉闷繁冗,而世间的道德日渐衰微。现在孔子想用用盛大的歌乐来使世风日趋奢靡,用弦歌鼓舞来聚集众人,用繁琐的上下尊卑进退的礼仪细节、以步趋的庄敬来使百姓效法。他们博学切不能于世为法,思虑劳顿却不能于人民有所补益,让老百姓们不堪其烦,你就是有翻一倍的寿命,也学不完他们说的那些礼教啊,人活半辈子了都难已搞清楚他们提倡的那一套繁文缛节,老百姓积蓄的财产还不够他们提倡的礼乐的挑费呢。他们用繁饰邪术以蛊惑世上的国君,盛为声乐来愚弄百姓。所以,他们的主张,您不能示范于世;他们的学问,您不能用来教育人民。您现在打算封赏孔子,用他们的一套来改变齐国的风俗,这可不是个用来教育百姓、保护人民的好办法啊!”

  原文是,“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那意思就是:儒者这种人,夸夸其谈,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你给他讲法律他跟你说仁义);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眼高手低,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做不了,还不服管);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他们认为这是孝道,最终会导致人们都会被他们的道德所绑架,不得不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在丧事方面大操大办),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别听他们天天喊着忠君爱国,既然你忠君你又何必到处游说,谁给你饭吃你就跟人家干呢),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长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完全背历史而动)。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晏婴这些话可以说句句打重了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说的软肋,归纳起来就是儒家属于天桥的把式——说的多练的少,话都说的很好听,但到事儿上就够呛了。从这一番言语当中,我们能够看出,作为一位治世之能臣、爱民之清官的晏婴对当时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不屑。

  晏婴这番话,给儒家打击是很大的,他们很难去辩驳——你是不是满口忠君爱国,但又四处游说?你是不是扯着孝道的大旗,非让人家居丧三年,而且啥事儿都不能干,脸上还得带着忧愁的神色?你爱民,你说政在节财,你真节了么?不,如果节约跟你的礼制发生冲突的时候,你首选礼制……这番话可把儒家骂苦了,以至于后世的儒家大部分采取规避这个事件的做法。但同时,满大街宣扬晏婴嫉贤妒能、排挤孔子,坏了孔子的好事儿。

  是么?当然了,晏婴这么一位在齐景公眼里最信赖的大臣说的这一番分析,齐景公不能不琢磨。而儒家思想还就怕琢磨多了,越琢磨晏婴说的越对。

  于是,从这以后,齐景公是“敬见孔子,不问其礼”。招待孔子到也挺客气,但再也不向孔子问着问那了。直到有一天,齐景公又把孔子召来了,叹了口气,“唉,按说夫子大才,我应该重用夫子才对。但是,你看看我,太老了,老迈昏庸,怕夫子跟了我,误了夫子的前程啊。”

  立刻就明白了,齐景公是不可能用自己的。而就在这个阶段,齐国的另外一些士大夫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想要加害孔子。孔子一看,齐国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还是回故乡安全。于是孔子匆匆忙忙就离开了齐国,《孟子》上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就说孔子正在家要做饭呢,淘的米还没下锅呢,突然决定要走,只得用东西兜起米来,一边沥水,一边去齐。可见,孔子走的时候非常匆忙。以至于,不得不让人怀疑,当时那些齐大夫肯定是预谋加害孔子,孔子不得不赶紧离开齐国。

  2阅读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