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65 0

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著名画家王西京先生在近年完成了一系列丝路风情人物画创作之后,今年又重新创作了《药王孙思邈》大型历史人物画。他以前的人物画创作包括早期写实人物画、新文人画和丝路风情人物画三个方面,而新作品在以往各方面又有所增进,其中不仅有他坚持的艺术思想、一贯的价值观和一脉相承的艺术观,还有其在技法和精神层面的融汇和超脱,是其“变法”的新成果。正如王西京先生所说,一个艺术家作品要做到与别人不同不难,难的是要做到与自己不同,不断地超越自己。

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药王孙思邈

王西京早期绘画是以西方写实绘画改造中国画的范本;中期绘画以线条为核心的历史人物和仕女画,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创新;而丝路风情人物画是跨越东西方文化的写实绘画,又是对绘画本体的回归和创新。观其新作八尺斗方巨幅国画《药王孙思邈》有一种“踏遍青山人未老”之感。新作面世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它的问世绝对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继续探索的必然结果。

王西京先生年逾七旬,从陕西省美协主席的职务上退下来后,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艺术生涯的变革和升华,那为什么会在人生这一时刻创作这样一幅作品呢?我们不妨看看他近几年的创作历程。

我们说,看待艺术的高低,最终应该看艺术家精神境界和格局的优劣。王西京早年创作的历史人物画,如岳飞、文天祥、戊戌六君子等,大多体现民族“士”的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者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民族的重任。后来他又创作了系列领袖人物作品,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彰显了家国意识。中年时期,王西京又以其文化底蕴之长,文史哲艺相参,情怀、才情、学识、思想淋漓尽致贯之于他的新文人画中,力求表现一种遗世而独立的魏晋风骨、贵族精神。真名士自风流,这种风流代表对民族文化的自省和自信,对国家和社会的共识、融合和时代情感的抒发,抵御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入侵,释放了畅想文艺复兴的正能量。而近几年的创作,他又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创作了大量丝绸之路沿线异域的人物画,体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同主义”思想境界。

看待艺术家,除了艺术本体,还要看他的社会担当意识及精神格局,这样才是全面的,是艺术的本身。多年来,王西京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与赈灾义捐,下基层扶贫,创办画院,创建西安国际美术城,引进“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入驻西安等。而新作《药王孙思邈》的创作,其实与他这些年的经历有着深厚渊源。

王西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崇尚由来已久,他年轻时忧患于陕西的文化事业,著有《开源——对陕西文化资源保护的思考》一书,其中包括对绘画、书法、建筑、秦腔、古迹、人文景观、雕塑、民间艺术的反思,也包括对医药文化的建设性思考。多年前,王西京曾创作过人物画《孙思邈》,也创作过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华医药家画作,这些都是他上个世纪文人画中的系列优秀作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严重的疫情叩击着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的内心。王西京想起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想起了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想起了华佗、孙思邈等医圣先贤,想起了《千金要方》。陕西周至药王洞相传是孙思邈当年隐居太白终南之地,现在还居住着一些为百姓治病的良医,继承着陕西的中医药文化。王西京先生来到药王洞拜谒缅怀先贤,寻找创作灵感,当他看到虎峪村的交通不便,不利于医药文化研究时,便出资40万元为当地修建了一条水泥公路。同时号召村民保护好药王洞,发扬大医精神,积极战胜疫情。所以从那时起,《药王孙思邈》的创作就在他心中萌发,随着疫情的扩大蔓延,他创作的欲望更加强烈,思路更加明晰了。

2021年冬季,远在北京出差的王西京,看到西安疫情突发而被封城,好多农民工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困在工地上,寒冷的冬季,吃饭都成了问题,王西京毅然捐款1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他认为,有责任的艺术家应该在民族、人民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以艺术的方式助战疫情,是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责任,同时也就有了这幅新作《药王孙思邈》的诞生。

王西京新作问世,三方面可资研论:一是作品的形象和笔墨问题,二是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方面,三是作者的思想格局和境界。

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孙思邈秋山觅药图

王西京融合中国画的线条美与西方素描的写实手法来解决形象和笔墨问题。由于古代留下来的孙思邈形象很稀缺,塑造人物形象要像电视剧改编名著一样,需要达到人们心目中的样子,就必须站在大众的审美角度。为准确把握主人公形象,王西京翻阅了大量资料,多次到周至、鄠邑、铜川等孙思邈生活的地方走访,收集素材,找寻感受一代大医的气质。

主人公的头部王西京用了素描手法,身体和衣袖则用中国线条和水墨的方法。以笔墨的块面和明暗来表现面部,通过柔润的色彩晕染,使人物宽和恬淡、矍铄自若,塑造出了鹤发童颜、长须飘然、宽广仁和、慈善祥和的孙思邈形象。值得提出的是,王西京素描和笔墨的融合,巧妙之中有着“看山还是山”的恬淡和从容,是继蒋兆和、王子武之后,又一个将线描和素描创新融合的典范,中西相生而不生硬。这与其早期改良中国画相比是重要的进步。

再说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方面。顾恺之有“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王西京在秉承古典现实主义画论的基础上,对石鲁的“以神造形”,“造型当以神造形,以神为魂,以形为貌”进行了析辨。石鲁称“以神造形”,是因为神形可分。“神亦可远、可游,何耶?形者,神之载也,神乘形而游焉”,这种带有王阳明“心学”意味的说法认为,绘画要强化神的主导作用。王西京认为神可以统摄形,形可以按照神的需要来提炼完成。他在这条道路上实践并创造出了新的高度。

以前王西京创作过有关孙思邈的作品,反映的主要是其逍遥洒脱、遗世独立,出世的一面,且全部以线描的手法来完成;而新作不一样,作品着重反映孙思邈医者仁心、淡泊名利、仁者康寿、大医苍生、著书立说,积极入世的一面,且是以线描、水墨与素描相结合的手法完成。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高寿人物的代表,一生尊崇道家老庄学说,唐太宗召孙思邈入长安,见到他70多岁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感叹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世上竟有之”。看到这样的史料记载,王西京选择了主人公心志澄明、医道最成熟的时期来刻画。儒家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道家有“道法自然”。新作最后确定刻画孙思邈大医仁心、不慕名利、宽厚博大、道不远人、仙风道骨的精神气质。

第三,关于思想格局和境界。道家、释家都讲精神修炼,世人都在生活和社会中修身。历史上各领域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具有大的胸怀和格局的思想者,画家则是通过中国画这一形式展现自身的人格精神。王西京创作的《药王孙思邈》,体现着主人公和画家本身双重的人格境界,是王西京取法中西、思想嬗变、“盛年变法”后的回归与恬淡,是其技法和思想到达自由王国的表达,更是他人生阅历、社会活动、人生观和艺术观一次次转变的折射。此时画家与画中主人公的心灵穿越千古,神通交汇,在其人生最丰盈、澄明的时刻相遇。

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像伏羲、神农、黄帝、岐伯、伊尹、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样的医圣,寥若晨星,而孙思邈当之无愧列入其中。重要原因是其经典著作《千金要方》和“大医精诚”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世。《大医精诚》中指出:精,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策发“大慈恻隐之心”,立誓“普救含灵之苦”。

“大医精诚”亦是王西京新作的宏旨,这一宏旨的确立,决定了作品的高格境界,也同时与其艺术阶段达到了吻合。

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李时珍问药图

在王西京60多年的艺术生涯和社会活动里,他的艺术经过层层积淀而多门迸发(这在他的丝路风情人物画中得以集中体现),丘壑内营。他又一直参与社会活动,践行民族和国家的文艺复兴,后“盛年变法”,作品追求唯美唯新。从表现文化人物到“士”的精神,从魏晋风骨到“大同之境”,关注国家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使他的思想格局一次次得到升华,此时此刻,他的技术和思想都已臻于化境。

王西京深厚的人文情怀、艺术情操、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造就了这幅《药王孙思邈》作品的成熟、成功和不同凡响,树立了他大型历史人物画新的里程碑。正如他说,中医药学和中国书画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弘扬中医药文化,弘扬大医仁和精神,造福人民,创作彰显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是一种使命和担当。(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北大学王西京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书协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秘书处副主任、西安市美协理论中心副主任。2017年,获陕西省文艺评论奖、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文艺评论二等奖。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西安市美协先进工作者称号)

踏遍青山人未老——王西京大型历史人物画《药王孙思邈》解读

本文作者简介:马文胜,碧云天。美术评论家,擅长书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北大学王西京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中国画研究会秘书处副主任,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中心副主任。创作文艺评论、小说、诗歌、散文80多万字,在光明日报《博览群书》《中国书画报》等刊物上发表。2019年20余幅书法作品在陕西省图书馆展出;书画作品被陕西省慈善机构收藏。2017年获“陕西文艺大家评”评论奖,陕西省职工文化艺术节文艺评论二等奖。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标签: 儒家代表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