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把《三国演义》提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天涯百科 百科知识 60 0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通俗易懂的话流传着,看着很通俗,但是里面却含有很深刻的人民对于历史、对于万物、人间万象的评论、领会、意见。

“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把《三国演义》提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于这部著作为什么会有“老不看三国”这句话呢?难道说文化的精粹不值得读吗?下面就来看看我是怎么解析的。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对于这一段的描述,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战乱的年代是涌现出了很多历史英雄人物为后人津津乐道。罗贯中写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的历史事件,所用计谋,谋士之间的尔虞我诈,真正的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运用到了每一幕里。这就是罗贯中的厉害之处,也是这部著作的著名之处。

“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把《三国演义》提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老不看三国”,真正的解读其实并不是不让读三国,而是从侧面来说,三国是一部巨著,对读者会有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影响特别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成语字典里有这样一个成语“老奸巨猾”,说“老奸巨猾”是阅历很深,老于世故,是指非常阴险狡诈而手段又极其奸诈狡猾的人。虽然说并没有说“老”指老年人,但是从词语本身上看确实是有点那个意思。说这个话并不是贬低老年人,因为一个人被别人说老奸巨猾,最起码是有阅历的,有社会经验的,不然为什么不说“少奸巨猾”呢?

《三国演义》全书大致可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这五大部分每一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都有运筹帷幄的谋士在其中出谋划策,是那些只知用武,不知用谋的人,最后的下场都不是很好。比如勇猛无敌的吕布,最后被曹操打败杀死。这其中有陈宫为了吕布抵抗曹操不断献计,荀攸为了尽快让曹操平定吕布而谏言让曹操亲征。三国的这些谋士都已不是青少年,青少年的他们说的话,又有几个人信呢?此时他们都已步入中年,因为他们有了社会的阅历,有了处理事情的经验,才有人愿意相信他们。那这些谋士为了胜利,为了邀功,为了青史留名,无所不用其极。

“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把《三国演义》提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老不看三国”已经不能适应潮流了,因为现在看《三国演义》并用于实践的人,已经开始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了。为什么呢?因为《三国演义》对身在商场和职场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三国的故事放到现代,或许不用在打打杀杀,但是商场上,职场上的老手,却在灵活变通地使用着《三国演义》里的种种计谋与场景。比如诸葛亮的求职艺术,对于现代人求职也是一种借鉴。《三国演义》是一种文化渲染后的作品,但是却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用到了各种场合上,而且向着现代年轻化的方向在发展。

这也正好说明“老不看三国”是对《三国演义》的一种褒扬,而非一种诋毁。

总结:“老不看三国”的俗语流传了很久,但是并不是不让或者拒绝老人去看,这恰恰说明《三国演义》能给社会经验丰富,阅历丰富的上了年纪的人更多的启示,而且这些经验在不断地向年轻人传播。

标签: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