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又一场大雪,素裹了秦巴凤山,而我居住的小城,半月来却“只见菱花舞,不见街存雪”。
小城高楼虽不多,但今日薄雾缭绕,总把视线拉成夹角,朦胧光中扑一脸寒气。在这样的清晨里,我深深呼吸一口寒气,心里默记地说:“大雪过后是冬至,数九寒冬今开始”。
冬至这天“数九”,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人们常说的“寒冬数九”,既是中国民间谚语,也是中国民间习俗。“数九”从冬至日开始,每隔9天作为一“九”,共数“九个九”合计81天。陕南的《数九歌》就朗朗上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八十一,下河洗澡去。”这样数到“九个九”,气候时令就到了来年“惊蛰”的节气了,“下河洗澡去”表示寒冷彻底消除。
寒冬为何要“数九”,记得父亲曾告诉我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最大、最多、最长久,是极数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而冬至开始“数九”,是因为古代百姓御寒保暖条件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产生恐惧感,会直接刺激和影响人们的心里与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其妙的漫长。当时乡下文人为挨过漫长冬季,想到以“数九”方法让人们打发时间,以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就这样人们一边干着活,一边围着家人“数九”,寒冷在“数九”意识中渐渐减化,数着数着就数到第二年的春天了。
陕南天寒地冻始于冬至,一九二九真难出手。在过去的年代里,显得格外寒冷,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手在外面都会感觉冻得慌,会不由自主地揣在兜里,或习惯性把手抄在袖筒里面,久久不愿拿出手来。“难出手”我记忆深刻,小时候在农村的家乡,再冷也要放牛、打猪草、砍柴,或干一些农活,手总是裸露在外面,满手都长冻疮,有时肿得像泡泡馍,还亮堂堂的,若是没钱买冻疮膏治疗,发展到糜烂了,那种疼痛的难受度,让我不堪回首。现在当然好了,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变,城乡人家家都不贫穷;不仅人人穿的暖,买得起暖手套,用得起暖手宝,居家取暖设施也多,所以冻疮很少发生。即使少有冻疮,也会有钱有药及时治愈,冬至的“难出手”也就淡化了。
再说去年的冬至,那天我在家乡度过的。时代的陕南乡村,农户大多是小二层砖混楼房,即使是老土墙房子,也都经过了内外加固和粉刷,冬季取暖不是燃煤就是电器,甚至还有集中搬迁的中央空调,在这个冬至的节气里,还真是暖意浓浓。也因为家乡人,大多是南北移民的后裔,有“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之俗,包饺子、煮汤圆,开始杀猪“吃泡汤”,食补“炖羊肉”等,用自己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过一个烟火气息浓郁的乡间节气。
今天冬至的小城,仍保留着一个民间传统,那就是吃饺子。在古城墙的脚下,有一家酸菜手工饺子馆,薄薄的手擀面皮,浓香的猪肉馅,辣菜与青菜炓成酸菜,做成的饺子味道就特别。再加上酸辣小白条(鱼)、浸菜土豆片等几个特色小炒,不仅让小城人常来光顾,还吸引远客慕名而来,这饺子馆兴旺得冬意春暖。还有小城康家巷“锁家羊肉泡”,那是小城“清真”饮食一绝,在这个冬至时节,更是热闹非凡。
冬至的陕南,满坡的“救命粮”树,是一道道“火红”的美景。小城背后原来的北坡,现在叫龙岗,有一个“救命粮”沟,在古代不仅救过许多挨饿的百姓,还救过驻扎县城的守兵,所以有人也叫它“救兵粮”。我的童年中,果实稀缺,“救命粮”(火棘)便成为儿时美好果实的记忆之一,相比夏季的马桑泡,刺莓泡、野刺梨,而秋冬山野的火棘伸手可得。火棘“救命粮”,对于过去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其诱惑远远超过其他水果。尤其冬至后,火棘繁盛满树,酸涩经霜雪而酥甜,一抹绯红显得温柔似水,而沁人心脾。现在小城的“三山夹两川”,火棘树不仅到处都有,还整块整坡栽植,红红果实不仅没人去“救命”,更不会去吃了,只当作冬季的一道观赏风景,有人直接把它当作“红豆”树来“抖音”了。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是说农历十一月“冬至”,阴至极而阳复始,即至寒至暖。并解释这一日,夜至长而昼至短,也叫时守寒夜。而过了这一日,夜渐渐缩短,昼渐渐增长;所以陕南有白昼“立夏至短,冬至至长”的谚语。古代还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即冬至初,因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冬至中,糜虽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糜角朝后生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冬至末,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涧泉水有所流动。
今年冬至时节,我徒步走出小城,月河川道的油菜地,亦是绿意一片;三元梁上的火棘树,红果亮眼繁满树冠;沙沟水库两岸的乔木,枯枝撩天空,孤影落水中;大磨坝几户农家,房屋左右的鸡舍鸭圈,低头觅着主人撒下的食料。偶尔有几只留鸟的麻雀,乘着好天气飞过房顶,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不再那么叽叽喳喳;河边麻柳树上的一只鸟窝,密密扎扎嵌在大枝丫间,像似数着“七九八九”候鸟的归来,一起来鸣唱春天的故事。
冬至节气年关到,大街小巷真热闹。小城人开始置办年货了,冬至做豆腐乳,晒豆腐干,灌猪肉香肠等等,不会变质还又特香味。今年12月21日冬至,工作的人们也开始回顾今年,展望明年,加班写心得做总结了。
冬至踩在岁月背上,城乡“数九”迈向新年;寒冷藏在农家的袄里,温暖做着安静的春天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