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化了妆的礼物

天涯百科 空间日志 53 0

  看到《痛苦,是化了妆的礼物》的书名,我顿时想到了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言:“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尼采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虽然尼采强调,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所以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但实际则不然,尼采哲学的核心逻辑,就是摧毁陈旧的道德,为“超人”铺平道路;更可贵的是,尽管悲情,尼采仍坚持他的“行动哲学”,即使55岁与世长辞,姿态也是那么优美,“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怎么理解“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有人说,这只是受苦之人的最好自我安慰罢了,或者只是好心人对受苦之人的“徒劳”鼓励。也有人刻意曲解,既然悲观是一种权利,乐观就是一种义务,义务是必须做到的,所以受苦的人必须乐观、坚强地活下去。还有人似是而非,说若是悲观,就会失去生活或者作为一个人的乐趣,甚至会厌世,会走上沉沦的道路,因此,受苦的人,苦都受了,也就只能乐观地憧憬未来,振作起来,勇敢的继续活下去!

  实际上,尼采是有理论框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定历史社会时空的产物,就如骆驼,即使“苦难”不堪重负,但外界却是“你应该”的束缚,所以我们就成了“庸俗的一员”。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冲破这些束缚,勇敢的追寻发自内心的“我要”,我们就由骆驼变成了狮子,获得了自由。在获得自由的基础上,如果你能够重新批判一切事物的价值,并创造了新的价值体系,你就获得了新生,达到“孩子”的状态。所以,与“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相对的,是尼采的另一句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爱情是个古老而又百谈不厌的话题。“披头士”摇滚乐队灵魂人物列侬与小野洋子的爱情,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为何爱得破碎却伤不着洋子?其实,洋子也是从“庸俗的一员”开始的,然后到“勇敢爱了,就要勇敢分”,最后到“爱我就的尊重我”、“对方是谁根本不是最重要的,我是小野洋子,这才是最重要的”。高伟在“何必为爱情途中的不如意难过”中,就是通过一个个故事这样“剥洋葱”,最后点醒世俗的人们:如果只看到痛苦,“一次爱情只是一条细流,许多次爱情也只是许多泡沫”;如果你看见了“化了妆的礼物”,“一次爱情就像一道江河,许多次爱情就像许多浪花”。

  “谁的痛苦都不是例外”也一样,最后的道理也很简单,“别人撒盐伤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溃烂之处”。面对痛苦,正因为我们没看清是“化了妆的礼物”,所以才心慌、焦虑、不知所措;当你看清这个真相,你就会发现,人生的困境,很多时候不过是自己编织出来的蜘蛛网,实际上只不过是生命另一段旅程的开端。“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再次通过9个例子,说明成长是会痛的,因为痛,我们会清醒,因为清醒,就不愿再安于现状,所以改变;因为改变,生命于是向前,“让灵魂都花枝颤动”。

  不要像叔本华那样说“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痛苦源于无明,见地与真相的偏离,使我们把原本无常的误认为本该恒常,把无我的执为固有,因而一再地幻灭、失落,求而不得,无从安心。“郁闷的时候想想宇宙”,“如何在浮躁的世界中退欧一步”,则是告诉我们如何洗下“苦痛”的层层化妆:如果痛苦是一把扎进身体的刀子,我们是包扎伤口,还是包扎刀子呢?其实,苦与福一样,都是生命对我们的赏赐,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于是,“原来,你并非不快乐”,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跟树,其实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还是尼采说得好,“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那些只看到痛苦本身、却看不清是化了妆的礼物的人,也就只能继续痛苦了。是的,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如果你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以求同情,因为一个大写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


标签: 痛苦 礼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