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往事

天涯百科 经典日志 47 0

  一场绵绵的秋雨,收割了夏日的心情,赶走了人们连日来对“秋老虎”所有的纠结,天凉好个秋!

  超市也在这个清凉的周末,迎来了一轮难得的营业高峰。高高低低的货架、应有尽有的商品与万头攒动,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人群,勾勒出好一派盎然的繁华。蓦然,一堆包装精美透明、积如小山的散装月饼吸引了我的眼球。再环眼四周,货架上琳琅满目,各式包装精美的礼品月饼也已经摆的满满。虽然距离传统的中秋佳节的到来,还有不少的时日,但此时,我不得不惊诧于月饼的上市之早了。

  拿起一块仔细端详,包装那真叫一个精美,做工也真叫一个考究。透过那层透明的包装,月饼上那美丽精致的花纹图案和熟悉的“中秋月饼”字样,瞬间把记忆的残片触及、张开、延展,串成穿越时空的斑驳篇章。

  记忆里对中秋的盼望,其实是对月饼的一种期盼。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农户人家的生活也就刚刚能填饱肚皮。对于那些点心、糕点之内的食品想也根本不敢想,也只有在每年这个传统的中秋佳节之时,才难得买上几块月饼。虽然少的可怜,但那又香又酥又甜的美味,总是羁绊不住我儿时的无限向往。因此每年盼望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到来,是我童年生活中除春节之外的另一大期盼。

  那时的月饼,不像今天这样,上市早,随便购。而是由村里的供销社在中秋节前十多天购进,且限量购买,每家每户也就那么一、二斤,每斤四块。每年快临近中秋,总觉得时间过的太慢,天天掰着指头,数着日子,盼星星、盼月亮似的企盼着中秋的来临。通常在节前几天,会再也按捺不住了,死磨硬缠的拽着母亲去供销社,生怕那有限的数量被别人抢完。而每次总是“抢”一般的从售货员阿姨手中夺过月饼,紧抱在怀中,飞一般的一口气跑回家,很是担心母亲把月饼让给熟人吃。

  记忆中的月饼,是那被油水浸透向外溢着香味的包装纸。那时的月饼包装,既简单又很具有中国味。灰黄色的厚麦秸包装纸,裹上四块月饼,上面用一张红的或者绿的印着商标的纸压住,再用纸绳子捆起来系个十字扣。商标纸上印有一个花边方框,用老宋体字竖写着“中秋月饼”四个字。纵然无法和今天印制精美,真空透明的薄膜包装相媲美,但烤制焦黄,透过浸出包装纸散发的清香,却对那个时代的小孩儿有着一种看不见的、不可压制的诱惑。

  记忆中的月饼,要吃也是有讲究的,不到中秋夜是无法吃到月饼的。因此,最难熬的莫过于买到月饼而又不能等到节至的这几天,每天放学,总要对着透过包装散发香味的月饼闻上数遍,那种在焦渴中等待和馋嘴的滋味,回想起来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好不容易盼到十五这一天,吃过晚饭,皓月已近当空,先要供奉祖先。此时,爷爷会在供桌上摆上月饼和水果祭品,让我和弟弟随他磕头拜祖,名曰“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现在想来那时的拜祖很好笑,因为我们的心思全在那几块月饼上,毫无虔诚之意,纯粹的形式而已罢了。祭罢祖,就要吃月饼了,我和弟弟们都喜不自禁,围着院中用磨盘做成的石桌,在孰多孰少的争执中,每人分得一块或者两块。分到手的也舍不得尽情的吃,先观赏上面的花纹,再掰上一小块放到嘴里,先不咀嚼,在嘴里来回体味,以至于在中秋过后的好长时间内,又甜又酥,唇齿留香的感觉让我回味无穷。

  最让我怀念的是吃五仁月饼,因为这种月饼里面有冰糖和青红丝。当吃到冰糖,有时候会含在嘴里慢慢的化着,舍不得去咀嚼,不停的品着冰糖那透心的甜味;有时候会舍不得吃掉,抠出来,留起来慢慢享用;有时候会慢慢的小口咬着,听冰糖在嘴里喀嚓喀嚓地只响,如同那美妙的乐曲,享受着简简单单的美味。如果能够吃到颗粒比较大的冰糖,那简直就象捡了个大便宜,能偷偷的乐上好几天呢。至于青红丝,我至今也没有清楚是什么做的,有一点儿酸酸的特别的味道,尽管不太喜欢,但还是常常会把它从月饼里抽出来,一根根的又放回嘴里,再细细的砸巴着、咀嚼着……

  最希望的是爸爸或者大伯能回来过节,因为他们之中无论谁回来,孝敬爷爷奶奶的月饼都足可以使我们饱上几天的口福。但遗憾是爸爸和大伯都远在外地工作,并不是每年中秋都能回家。

  后来,随着我渐渐的长大,农村的生活也渐渐的好起来了,月饼虽然也只有临近中秋才吃得上,但已不再是那么的稀缺了。每年中秋前母亲也总能买上三斤五斤,有时甚至还未待中秋节至,我和弟弟早已吃了够。再后来,我进城读书、工作,渐渐的远离了农村,远离了围着石桌吃月饼的岁月。现如今,月饼似乎早就没有了原来食用的含义,从而变成了一种中秋文化的象征,慢慢地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的月饼文化内涵。从品种和花样上讲,有豆沙的、五仁的、枣泥的、肉松的、桂花的、蛋黄的……;从品牌和产地上讲,有广式的、苏式的、京式的、徽式的……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慨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还有那游子的情怀、亲情的挂牵、远去的村庄、淡淡的乡愁,依然会在我们这些已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孩子的血脉中绵长地延续。A

  记得母亲讲过,在我还没有出生之前,家门前的院子好像果园一样,桃树,李树,樱桃,核桃,样样都有。每到结了果子的时节,总引得村里那些馋嘴猴儿来院前转悠,企图趁母亲不备之时摘一两颗尝尝鲜,但实际上母亲并不小气,总是挑一些熟透了的果子分给大家吃。但后来因为家里改建房屋,那些果树都被砍掉了。即使是这样,门前那些幸存下来的花木依然给我的童年添加了许多鲜活的色彩,同时也让我在花木世界里得到了许多有关自然与生命的启蒙。

  【榆树】

  这棵高大粗壮的榆树就是在改建房屋中幸存下来的。

  它在我家水井旁边矗立着,突起的树根像爪子一样紧紧抓住土地,供童年的我用小木棍在底下掏蚂蚁窝。这棵榆树算得上是我家门前最大的一棵树,因为我要和另外一个小伙伴一起手拉手才能合抱住它的树干。每当我抬头望它那巨大的树冠时,我都觉得它似乎高的快要触到云朵一样。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榆树在春天里结的串串榆钱。我家的榆树枝条繁盛,所以结的榆钱也颇为丰硕。一阵春风拂过,片片榆钱仿佛绿色的雪花一样飘飘扬扬,让树下的我欣喜不已。有时候一夜春风过去,早上起里总能看见铺了满地的榆钱。我和小伙伴们则在树下开心的用手一捧捧的用力向空中抛洒,零落的榆钱于是又一次作出短暂飞舞的姿势,我置身其中享受着榆钱带给我的快乐,要知道,这些薄薄扁扁的榆钱曾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中,而且梦中的榆钱都化身成一颗颗香甜的糖果将我包围,那都是些生着翅膀会飞的糖果啊!仿佛我伸手就能抓住一颗……

  还记得那时候自己没有多少课外书,有一次偷偷拿了姐姐的初中语文课本读,竟然发现里面有一篇写榆钱饭的文章,文中描写了将榆钱制成吃食的详细过程。虽然文章里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字,但我依然被这种“美食”深深吸引,原来榆钱真的可以吃啊!于是我一边吞着口水以边喊母亲给我做榆钱饭,母亲不满地说:“白米细面的吃腻味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饿得没啥吃了才捡榆钱吃,那苦涩涩的东西你当是宝哩!”听了母亲的话,我讪讪走开,悄悄翻开姐姐的语文书把那篇文章又看了一遍,原来榆钱饭真的是饥荒年代人们用来充饥的。从那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看见散落在门前的榆钱,心里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怪滋味,我再也不抛洒榆钱了。

  【葡萄藤和葡萄】

  我家的葡萄藤有些年成了。母亲说改建房屋的时候她千叮咛万嘱咐让不要动到葡萄藤,所以直到现在,院子里还有这么大一片绿荫,我们也才能在每年夏天吃上最鲜的葡萄。

  葡萄架是用铁丝和细竹竿穿插着搭成的。这株葡萄一年年地爬着、绕着,终于将架子爬满,枝蔓繁茂,甚至有的枝条都把触角伸向屋檐窗角。乡下人也不懂得该如何修剪枝叶,所以就任由它疯长。葡萄的主干弯曲盘延,上面纹路细腻,母亲常会在春天的时候在葡萄根下埋上些家肥。

  早在初夏的时候,我就会踮着脚仰着头开始计算架上到底结了多少串葡萄。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充满了趣味的,因为我会一边数一边幻想着等葡萄成熟之后,我一颗一颗把它们放进嘴里的滋味……那真是美好而享受的感觉!

  整个夏天,我们全家都会在葡萄藤下吃午饭,午饭过后,父亲母亲还有姐姐照例会去午睡。而和所有童年时期都精力充沛的孩子一样,午睡对我来说显得那样多余!我会在大家都睡着之后,搬上一只板凳来到葡萄藤下,在密叶间瞅准那串葡萄上有了已经泛紫的颗粒,然后赤脚站上板凳,摇摇晃晃地伸手将其拽下来,东一颗,西一颗,我总会有不少的收获。于是我会迫不及待的用井水将它们冲洗干净,顾不上轻微的酸涩味儿而一口气吃完。

  这样的吃法自然不会持续很久,因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葡萄会大量成熟。那时母亲就会用剪刀为我剪下最饱满最密匝的串子,再用刚汲的井水湃着,等那些像珍珠颗粒一样的葡萄褪去身上的阳光温热之后我再一饱口福。很多个只有蝉噪而无人声的夏日正午,我都是坐在这家葡萄藤下吃着由它酝酿成熟的果实度过的。头顶的藤蔓铺撒一片绿荫,手边的葡萄又为我送来酸甜滋味。很多年以后我在教室里读到“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诗句时,脑中最清晰的记忆便是那些悠长而又清凉的夏日。

  【夜来香】

  我至今还不清楚夜来香是属于哪个科目的植物,因为她似乎只存在于我的童年生活中。

  院子里的几株夜来香是姐姐种的。姐姐是个爱花的人,百合、芍药、菊花、茉莉,她都养。不过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还是夜来香,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

  夏日天长,晚饭过后天色还早,大人们于是开始在院子里悠闲地话家常,以解一日之劳。此时,也正是我们这群孩子最自在的时刻。我们开始在某个树根下挖蝉蛹的洞,或者拿着长竹竿去赶那些不停聒噪的蝉,或者是比赛找蝉蜕。终于有一天,我厌倦了这些总是和蝉有关的活动,于是我静静地坐在大人们旁边,开始寻思有什么更有趣的游戏。不经意间,我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在我伸长鼻子将院子嗅了两圈之后,我发现这是夜来香的花香。夜来香的花茎长得挺高,我坐着的话它都和我一般高了。一株株斜斜地长着,黄色的小花静静的,好像只知道散发香味一样。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鬼使神差地伸手剥去一朵还没有盛开的花苞上紧裹着的花萼。啊!我看见了什么?一朵花儿竟在我的眼皮底下换换绽开了!看着那几片柔嫩的花瓣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从卷曲到舒展,我既诧异又惊喜。为了证明我的这一新发现不是偶然,紧接着我又拨开了另一朵花苞,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夜来香的花儿能够让我看见她是怎么开放的?我怎么看不见桃花开放的过程?还有栀子花?还有夹竹桃呢?我急忙跑去问姐姐,却不知姐姐也说不清原因。

  于是,一株植物平常不易被察觉的生命力带给了童年的我又一个新的谜团。

  【桑树】

  屋后有一棵粗大的桑树,它浓密的树冠如同一把大伞,远看有好像一朵浮在树干上的绿云彩,总是我对它充满了说不清的喜爱之情。可母亲却说这树并不是我家的,以至于我每次到它底下准备摸两颗桑葚或者是摘两片桑叶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捉个正着。至于这树到底是谁家的,母亲也说不太清楚,所以她并不阻止我去打有关桑树的任何主意。

  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同学把自己养的蚕带去了教室,看着那肉嘟嘟的小家伙,同学们纷纷开始索要,好在我那位同学并不吝啬,满足了大家的要求,自然我也不例外。从那以后,我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冲向屋后的桑树下摘桑叶。因为这棵桑树粗而矮,而且枝叶茂密,所以我既不用上树也不用踮脚就能够着桑叶。为了让我那四五条瘦弱的蚕宝宝们吃得好一些,我每次都只摘枝条尖端的嫩叶子,然后还要仔细擦去上面的浮尘。别看那些小家伙们个头小,可吃起桑叶来却是“食量大如牛”。我每天上学之前添满的新鲜桑叶,等我放学回来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筛子网。于是我跑去桑树下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有时还需要母亲代劳。在我的辛勤喂养下,我的那几条小蚕终于长大并且结了茧子。可直到那时也没有人在我摘桑叶的时候抓过我,所以我的胆子渐渐大了,经常一个人跑去桑树下玩。有时候是爬上它的大树干,坐在某一节枝干上享受风从树叶间穿过的凉爽;有时候我会靠在树干上抚弄那些绿绿的桑叶,呼吸着由他们散发出的独特香味。其实我总觉得桑叶给我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虽然它不够光滑,也不够厚实,但它却养大了我的蚕,由此我认为桑树应该是一种有大用途的树木!当然,提到桑树,不能不说对孩童充满诱惑的桑葚。满树深紫色的果子总能满足我们在放学之后的饥馋,即使它会在我们的嘴角或衣襟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几年后的一个暑假,我去山里舅舅家玩。舅舅家是养蚕专业户,在那里,我不仅见到了一架架正在竹簸箕中将桑叶啃食得沙沙作响的肥硕大蚕,还看见了满山坡绿油油的茁壮桑树。那绿,一直绿到我的心头上。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睹物思情之心也愈来愈浓。每到中秋,我总会忆起儿时的月饼,仿佛那又酥又甜的记忆就在昨天,就在嘴边……

  我记忆中那又酥又甜的月饼哦,一种童年的永远情结!


标签: 花木 往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